风量调节装置及香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835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6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及香薰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风口和容纳腔,所述壳体组件形成进风区,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区上;挡风组件,所述挡风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挡风组件与所述进风区之间形成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容纳腔依次连通,所述挡风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能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大小;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挡风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挡风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运动。通过设有挡风组件遮挡进风区,使其通过驱动转动组件便能使得挡风组件相对于壳体组件运动,挡风组件与进风区之间形成的出风口面积进行同步变化,便能实现出风量及香味浓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香薰装置,特别是涉及风量调节装置及香薰机


技术介绍

1、香薰机是一种用于调节环境气味的常用设备,通过对香薰的不同设计,使其能在不同的环境下,营造出不同功能的气味氛围,以满足设计使用环境的需求。而目前现有的香薰机无法调节香薰的浓度,将精油或香料直接散发到空气中,但这样会导致香味挥发太快,有效的使用时间缩短,同时,长时间挥发而导致空气中香料浓度增加,特别是卧室这类密闭空间,很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香薰机无法调节香薰的香味浓度而导致香薰物的有效使用时间缩短的问题,提供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及香薰机。

2、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风口和容纳腔,所述壳体组件形成进风区,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区上;挡风组件,所述挡风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挡风组件与所述进风区之间形成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容纳腔依次连通,所述挡风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能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大小;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挡风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挡风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运动。

3、本申请公开一种风量调节装置,通过在壳体组件上设有容纳腔用于容纳具有挥发性的香料等其他香薰类物品可以散发香味的物质,壳体组件上设有进风区,进风区上设有进风口,为了实现香味浓度的调节,在进风区上设有挡风组件用于遮挡进风区,转动组件与挡风组件与传动连接,使得用户能通过驱动转动组件便能使得挡风组件相对于壳体组件运动,使得挡风组件与进风区之间形成的出风口面积进行同步变化,从而使得容纳腔内的气体流动减弱或者增强,由于香味的挥发速度及空气中的香味浓度会受到气体流动速度及气流总量的影响,由此能相应地控制香味浓度。上述风量调节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机械传动便能实现出风量及香味浓度的调节,节约生产成本及使用成本。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旋杆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旋杆上,所述调节部形成限位槽,所述挡风组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挡风组件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抵靠,所述旋杆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转动时,所述限位槽的侧壁与所述挡风组件发生相对滑动。通过在调节部上设有限位槽,挡风组件延伸至限位槽的部分与限位槽的底壁相抵靠,调节部设置在旋杆上,当驱动旋杆相对于壳体组件转动时,由于挡风组件抵靠在限位槽内,随着旋杆转动,限位槽的底壁与挡风组件之间的抵接面会发生变化,而当挡风组件与限位槽不同位置的底壁发生相对滑动时使得挡风组件相对于壳体组件也进行同步运动。进一步地,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限位槽的参数,例如限位槽不同位置的深度,同时,挡风组件延伸至限位槽内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包括滑柱本体和限位筋,所述滑柱本体设置在所述旋杆上,所述滑柱本体形成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筋一端设置在所述滑柱本体上,所述限位筋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滑柱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筋与所述限位槽相邻设置,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限位槽开口的外侧。为了对挡风组件在调节部上的相对运动进行限位,提高转动组件对挡风组件传动过程的稳定性,在滑柱本体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与限位槽相邻设置且位于限位槽的开口外侧,使得调节部在转动过程中,限位筋能避免挡风组件脱离限位槽后沿着滑柱本体的外表面进行滑动而造成无效的风量调节运动,进一步提高了风量调节装置的可靠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组件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抵靠的一侧形成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为弧面。为了使得挡风组件与调节部之间滑动顺畅,将挡风组件与限位槽之间的抵接面设计成弧面,使得挡风组件与限位槽抵接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降低,使得风量调节影响香味浓度的调节过程更加省力高效。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沿所述调节部的周壁开设,所述限位槽的深度沿所述调节部的周壁逐渐减少。由于旋杆转动带动调节部同步运动,使得与调节部抵靠的挡风组件能相对于壳体组件运动,通过将限位槽的深度沿着调节部的周壁逐渐减少或增大,也即挡风组件在调节部上的运动轨迹会随之进行下降或者上升,使得挡风组件与进风区之间形成的出风口面积同步变化。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沿所述调节部的径向延伸,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挡风组件的抵接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槽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的槽深度。通过将限位槽与挡风组件的抵接端进行不同区域的深度调整,例如抵接端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槽深度大于第二端的槽深度,使得挡风组件在调节部上的运动轨迹会随之进行下降或者上升,由此影响挡风组件与进风区之间形成的出风口面积同步变化,实现风量调节。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旋杆安装部,所述旋杆安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旋杆插设于所述旋杆安装部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挡风组件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内的部分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抵靠。通过将旋杆及调节部设置在旋杆安装部的安装腔内,旋杆安装部对旋杆及调节部于挡风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覆盖保护,使得传动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杆安装部包括安装部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安装部本体设有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所述挡风组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通过设有第一连接部将安装部本体及壳体组件之间进行连接,使得转动组件能设置在壳体组件上,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供挡风组件穿过的安装孔,挡风组件穿过安装孔后延伸至安装腔内并与限位槽内的侧壁进行抵靠。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紧固件穿过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后将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为了进一步加固旋杆安装部与壳体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避免挡风组件、调节部与旋杆之间的传动结构受到影响,在壳体组件及第一连接部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限位孔及第二限位孔,紧固件穿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后加固旋杆安装部与壳体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传动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凸柱,所述弹性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凸柱上,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抵。通过在壳体组件及第一连接部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挡风组件穿过第一连接部后与调节部进行抵接,并随着调节部的转动而相对于壳体组件发生相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弹性缓冲件可以为壳体组件与第一连接部之间提高运动缓冲,避免传动运动过程中对壳体组件及第一连接部产生刚性冲击,由此提高了使用稳定性及可靠性。

13、可选地,弹性缓冲件为弹簧,该缓冲效果好,组件占用空间少。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件本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壳件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壳件本体设有所述进风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旋杆(31)和调节部(32),所述调节部(32)设置在所述旋杆(31)上,所述调节部(32)形成限位槽(301),所述挡风组件(2)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限位槽(301)内,所述挡风组件(2)与所述限位槽(301)的侧壁抵靠,所述旋杆(31)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1)转动时,所述限位槽(301)的侧壁与所述挡风组件(2)发生相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杆安装部(33),所述旋杆安装部(33)设有安装腔(302),所述旋杆(31)插设于所述旋杆安装部(33)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302)内,所述挡风组件(2)延伸至所述安装腔(302)内的部分与所述限位槽(301)的侧壁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杆安装部(33)包括安装部本体(331)和第一连接部(332),所述安装部本体(331)设有所述安装腔(302),所述第一连接部(332)设置在所述安装部本体(331)上,所述第一连接部(332)设有与所述安装腔(302)连通的安装孔(303),所述第一连接部(332)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组件(1)连接,所述挡风组件(2)穿过所述安装孔(303)延伸至所述限位槽(3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壳件本体(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设置在所述壳件本体(11)上,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与所述转动组件(3)连接,所述壳件本体(11)设有所述进风区(103)和容纳腔(102),所述挡风组件(2)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所述第二连接部(12)设有安装槽(104),所述挡风组件(2)穿过所述安装槽(104)与所述转动组件(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挡板(13),所述出风挡板(13)位于所述容纳腔(102)内,所述出风挡板(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件本体(11)上,所述出风挡板(13)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壳件本体(11)的一侧延伸,所述挡风组件(2)、所述出风挡板(13)和所述进风区(103)之间围合形成进风腔,所述挡风组件(2)与所述出风挡板(13)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201),所述进风口(101)、进风腔和所述出风口(201)依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10.一种香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旋杆(31)和调节部(32),所述调节部(32)设置在所述旋杆(31)上,所述调节部(32)形成限位槽(301),所述挡风组件(2)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限位槽(301)内,所述挡风组件(2)与所述限位槽(301)的侧壁抵靠,所述旋杆(31)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1)转动时,所述限位槽(301)的侧壁与所述挡风组件(2)发生相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杆安装部(33),所述旋杆安装部(33)设有安装腔(302),所述旋杆(31)插设于所述旋杆安装部(33)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302)内,所述挡风组件(2)延伸至所述安装腔(302)内的部分与所述限位槽(301)的侧壁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杆安装部(33)包括安装部本体(331)和第一连接部(332),所述安装部本体(331)设有所述安装腔(302),所述第一连接部(332)设置在所述安装部本体(331)上,所述第一连接部(332)设有与所述安装腔(302)连通的安装孔(303),所述第一连接部(332)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明雷志冲林峰章
申请(专利权)人:悠悦家居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