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79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3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包括:收纳箱、监测仪主体以及箱盖,收纳箱上方设置有箱盖,收纳箱内部上方设置有监测仪主体,收纳箱下方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有一个连接板,左侧连接板上表面左侧以及右侧连接板上表面右侧分别贯通开设有两个旋孔,每个旋孔内分别安装有一个插地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升降筒、螺纹旋杆、驱动电机、滑动杆以及滑动槽,能够使监测仪主体在收纳箱内部升降,从而便于将监测仪主体收纳在收纳箱内部,使其便于携带,通过设置旋孔、插地杆以及旋头,能够通过将插地杆插入土壤内,提升监测仪主体使用时的稳定性,从而使监测仪主体在使用时位置不易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扬尘监测,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


技术介绍

1、智能扬尘监测仪是一种新型的环境监测设备,主要用于检测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可广泛应用于煤矿、建筑工地、城市道路等场所。然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智能扬尘监测仪存在一定的不便收纳和携带的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体积较大:智能扬尘监测仪通常由大型仪器和数据采集辅助设备组成,整体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收纳。一些用户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多次更换监测点位,但是由于设备过于体积庞大,不便携带,导致相关工作效率较低。

3、重量较重:由于智能扬尘监测仪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等限制,整个设备相对较重,不便于携带。一些工作人员需要在野外和设备跨区域使用,但是由于设备过于重大,导致其携带时较为困难,甚至对身体造成负担。

4、综上所述,智能扬尘监测仪不便于收纳和携带主要表现为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现在需要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包括:收纳箱、监测仪主体以及箱盖,所述收纳箱上方设置有箱盖,所述收纳箱内部上方设置有监测仪主体,所述收纳箱下方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有一个连接板;

3、左侧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左侧以及右侧连接板上表面右侧分别贯通开设有两个旋孔,每个所述旋孔内分别安装有一个插地杆,每个所述插地杆上方分别连接有一个旋头;

4、所述监测仪主体下方连接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下方设置有螺纹旋杆,所述收纳箱内部下方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下方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收纳箱内部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滑动槽,所述升降筒下方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有一个滑动杆。

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纳箱下方四角处分别安装有一个万向移动轮,所述旋孔的内壁以及升降筒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槽,所述螺纹旋杆以及插地杆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收纳箱能够通过万向移动轮灵活的移动。

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插地杆与旋孔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所述螺纹旋杆与升降筒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所述插地杆下端为一种尖锥形结构,插地杆能够插入土壤内,提升监测仪主体使用时的稳定性,使监测仪主体在使用时位置不易移动。

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贯穿隔板与螺纹旋杆下端连接,所述升降筒通过两个滑动杆与两个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箱盖背面通过两个铰链与收纳箱连接。

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滑动杆均为一种矩形结构,所述滑动槽内壁涂设有润滑油液,所述螺纹旋杆与升降筒的材质均为一种不锈钢。

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电机的型号为一种f5d200-24gu-18s正反转电动机,所述监测仪主体的型号为一种byql-yz智能扬尘监测仪,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长度与宽度相同。

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升降筒、螺纹旋杆、驱动电机、滑动杆以及滑动槽,能够使监测仪主体在收纳箱内部升降,从而便于将监测仪主体收纳在收纳箱内部,使其便于携带,通过设置旋孔、插地杆以及旋头,能够通过将插地杆插入土壤内,提升监测仪主体使用时的稳定性,从而使监测仪主体在使用时位置不易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包括:收纳箱(100)、监测仪主体(800)以及箱盖(200),所述收纳箱(100)上方设置有箱盖(200),所述收纳箱(100)内部上方设置有监测仪主体(8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00)下方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有一个连接板(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00)下方四角处分别安装有一个万向移动轮(600),所述旋孔(700)的内壁以及升降筒(900)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槽,所述螺纹旋杆(110)以及插地杆(400)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杆(400)与旋孔(700)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所述螺纹旋杆(110)与升降筒(900)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所述插地杆(400)下端为一种尖锥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30)通过传动轴贯穿隔板(120)与螺纹旋杆(110)下端连接,所述升降筒(900)通过两个滑动杆(140)与两个滑动槽(150)滑动连接,所述箱盖(200)背面通过两个铰链与收纳箱(100)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杆(140)均为一种矩形结构,所述滑动槽(150)内壁涂设有润滑油液,所述螺纹旋杆(110)与升降筒(900)的材质均为一种不锈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30)的型号为一种F5D200-24GU-18S正反转电动机,所述监测仪主体(800)的型号为一种BYQL-YZ智能扬尘监测仪,两个所述连接板(300)的长度与宽度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包括:收纳箱(100)、监测仪主体(800)以及箱盖(200),所述收纳箱(100)上方设置有箱盖(200),所述收纳箱(100)内部上方设置有监测仪主体(8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00)下方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有一个连接板(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00)下方四角处分别安装有一个万向移动轮(600),所述旋孔(700)的内壁以及升降筒(900)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槽,所述螺纹旋杆(110)以及插地杆(400)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扬尘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杆(400)与旋孔(700)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所述螺纹旋杆(110)与升降筒(900)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所述插地杆(400)下端为一种尖锥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庆张德津肖晖张天宇丁成建张雨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润中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