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准双曲面齿轮作为一种相交轴间动力传输的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车辆、航空航天及工业减速器中,具有高承载能力、长疲劳寿命、高可靠性等特点。然而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性能对齿面的拓扑结构十分敏感,加工及安装造成的误差均会使齿轮的实际性能与理论设计存在偏差,从而出现边缘接触,振动噪声等问题。
2、目前在准双曲面齿轮的装配过程中,生产人员基于试验与设计接触印痕位置的偏差,通过经验调整大、小轮垫片的厚度,对安装误差进行补偿,但这种装调的工艺方法,具有迭代次数多,效率低,精度差等缺陷,难以保证准双曲面齿轮设计及制造接触性能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通过计算接触印痕据齿面边缘的距离,对考虑安装误差的准双曲面齿轮接触印痕偏移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装调垫片的厚度进行定量选择,从而实现准双曲面齿轮的高效精确装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搭建准双面齿轮模型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小轮轴向安装误差和大轮轴向安装误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触印痕距离齿面边缘的距离包括凹面的接触印痕距大端的最小空间距离Lo1、距齿顶的最小空间距离Lo2、距小端的最小空间距离Lo3、距齿根的最小空间距离Lo4,以及凸面的接触印痕距大端的最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搭建准双面齿轮模型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小轮轴向安装误差和大轮轴向安装误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双曲面齿轮装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触印痕距离齿面边缘的距离包括凹面的接触印痕距大端的最小空间距离lo1、距齿顶的最小空间距离lo2、距小端的最小空间距离lo3、距齿根的最小空间距离lo4,以及凸面的接触印痕距大端的最小空间距离lt1、距齿顶的最小空间距离lt2、距小端的最小空间距离lt3、距齿根的最小空间距离lt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韬,张星,徐波,苑仁飞,秦厚明,闫善恒,丁策,杨宜璋,鲁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