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信号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机动车道信号灯由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允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组成,指挥司机或行人交通,促进交通畅通,避免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发生。
2、申请号为202020878214.x,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信号灯,包括第一支撑柱和驱动结构,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通过第二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支撑杆远离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杆的一端,弧形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悬臂,弧形杆、悬臂和支撑杆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弧形杆、悬臂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驱动结构由第一滑块、电机和齿轮组成,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通过设置驱动结构、弧形杆、悬臂、支撑杆和第二滑块,驱动结构带动第二滑块可以将信号灯沿悬臂、弧形杆和支撑杆滑动,然后从支撑杆的底端拆下,使维修信号灯时不占用车道,同时拆卸更为简便,解决了维修时影响交通的问题。
3、这样设置虽然很好的解决了维修时影响交通的问题,但是在现有的道路上的交通信号灯还是针对普通人群设计的红黄绿三色灯,色盲、色弱人员等视觉障碍人群的出行依然十分不便,没有设置专门针对色盲、色弱人员的特殊交通信号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提出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来解决视觉障碍人群的出行不便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
2、本技术
3、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提醒器,所述显示屏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提醒器的前端,所述滚动提示字幕设置在显示屏的前端。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醒器表面的显示屏出现的滚动提示字幕可以帮助色盲色弱人群在无法通过颜色判断通行路况的情况下,通过滚动提示字幕带领人们安全的通过信号灯路口。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落地底座,所述伸缩杆与落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在落地底座上滑动,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右端。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在落地底座上滑动,抬高信号灯的可视高度,在前车高度过高,遮挡住观察信号灯视线的情况下,伸缩杆上移可以帮助车辆在通行时正常观察信号灯。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衔接座,所述监测仪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衔接座的上端,所述监测仪的表面设置有监测感应头,所述感应警示器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监测仪的上端。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监测仪表面设置的监测感应头可以在消防车、救护车和警车靠近时感应到车辆轨迹,增加信号灯的通行时间。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通行机构包括信号灯放置盒,所述背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信号灯放置盒的上端,所述背板的下端设置有通电电源线。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电电源线通电后,给信号灯提供电力,信号灯放置盒可以帮助信号灯放置。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灯灯筒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背板的上端,所述透明灯罩与信号灯放置盒卡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信号灯灯筒通电后,会根据不同的车况变化不同的信号灯颜色,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指挥过往的车轮和行人有秩序的通行。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灯圆卡槽的内壁与信号灯放置盒的外圈卡接,所述信号灯保护罩设置在透明灯罩的外圈。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灯罩装在信号灯放置盒的顶部,信号灯保护罩装在透明灯罩的外圈,信号灯保护罩可以给信号灯起到保护的作用。
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技术通过设置提醒器,具体是通过观察提醒器表面的显示屏的滚动提示字幕,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换,能够满足色盲人群的特殊需求,使得色盲人群也能够区分交通信号灯的变换,保证色盲人群的正常出行和人身安全。
17、本技术通过设置监测仪,具体是通过监测仪表面的监测感应头感应消防车、救护车和警车特殊车辆在靠近路口时,及时增加信号灯的绿灯通行时间,为特殊车辆通行路口提供便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支撑机构(2)、调整机构(3)和辅助通行机构(4),所述主体机构(1)设置在支撑机构(2)的表面,所述调整机构(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机构(2)的上端,所述辅助通行机构(4)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机构(2)的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落地底座(201),伸缩杆(202)与落地底座(201)滑动连接,伸缩杆(202)在落地底座(201)上滑动,连接杆(203)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202)的右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3)包括衔接座(301),监测仪(30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衔接座(301)的上端,监测仪(302)的表面设置有监测感应头(303),感应警示器(30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监测仪(302)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行机构(4)包括信号灯放置盒(401),背板(40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信号灯放置盒(401)的上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其特征在于:信号灯灯筒(40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背板(402)的上端,透明灯罩(405)与信号灯放置盒(401)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其特征在于:信号灯圆卡槽(406)的内壁与信号灯放置盒(401)的外圈卡接,信号灯保护罩(407)设置在透明灯罩(405)的外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支撑机构(2)、调整机构(3)和辅助通行机构(4),所述主体机构(1)设置在支撑机构(2)的表面,所述调整机构(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机构(2)的上端,所述辅助通行机构(4)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机构(2)的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落地底座(201),伸缩杆(202)与落地底座(201)滑动连接,伸缩杆(202)在落地底座(201)上滑动,连接杆(203)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杆(202)的右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动态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3)包括衔接座(301),监测仪(30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衔接座(301)的上端,监测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爱娜,俞海江,杨迦勒,王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泉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