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减速器侧出线的动力总成、双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减速器侧出线的动力总成、双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57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2
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速器侧出线的动力总成、双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辆,动力总成包括一个中间集成壳体、一个旋变传感器、一个电机和一个减速器,一个中间集成壳体包括一个隔板和两个周向壳体。一个周向壳体用于固定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和容纳一个电机的电机转子、且包括至少一个通孔,另一个周向壳体用于容纳一个减速器的齿轮组,一个隔板用于分隔两个周向壳体的内腔,一个隔板包括一个轴孔和至少一个出线孔,一个轴孔和至少一个出线孔用于连通两个周向壳体的内腔,一个轴孔与一个减速器的输入轴或一个电机的电机轴同轴排列,至少一个出线孔与轴孔中心点的间距大于一个旋变传感器的旋变定子的内径。本申请提供的动力总成具有较小的轴向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动力总成,特别涉及一种减速器侧出线的动力总成、双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加速了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电动汽车以其低污染、低噪声、高能效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逐年提升。为了加快开发节奏、降低开发成本,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往往需要具有更好的布置匹配性,能够适应前、后轴布置的空间要求。然而,现有的电动汽车中,动力总成的结构尺寸往往偏大,导致整车布局困难,动力总成很难适配不同车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速器侧出线的动力总成、双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辆。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速器侧出线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一个中间集成壳体、一个旋变传感器、一个电机和一个减速器,所述一个电机用于接收电机控制器的驱动带动所述减速器,所述一个中间集成壳体包括一体压铸的一个隔板和两个周向壳体。所述两个周向壳体沿所述动力总成轴向排列,一个所述周向壳体用于固定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和容纳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转子,另一个所述周向壳体用于容纳所述一个减速器的齿轮组,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贯穿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所述一个隔板用于分隔两个所述周向壳体的内腔,所述一个隔板包括一个轴孔、至少一个出线孔和沿所述动力总成轴向相背两个端面,所述一个轴孔和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用于连通两个所述周向壳体的内腔,所述一个轴孔与所述一个减速器的输入轴或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轴同轴排列,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与所述轴孔中心点的间距大于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的旋变定子的内径。

3、其中,至少一个出线孔用于容留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各器件的连接线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隔板包括连通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腔和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内腔的至少一个出线孔,且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包括连通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内腔与电机控制器内腔的至少一个通孔,使得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的器件的连接线可自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腔,依次通过出线孔、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内腔和通孔与电机控制器连接。一方面,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的器件从减速器侧的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处实现与电机控制器连接,充分利用了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与减速器的齿轮组沿径向之间的空间,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的器件的连接线无需额外占用所述一个周向壳体沿轴向的空间或者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的器件所占用的所述一个周向壳体沿轴向的空间减少,中间集成壳体中各部件排列紧凑,减小了动力总成沿轴向的尺寸,有利于动力总成安装布置于电动车辆。

4、另一方面,由于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的器件的连接线穿过隔板的出线孔且在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内实现与电机控制器的连接,连接线集中于中间集成壳体中靠近隔板的中部位置,降低了连接线磕碰或者线束划伤的风险,提高了连接线与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的器件和电机控制器连接的可靠性。

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端面中朝向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一个所述端面用于固定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的旋变定子,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的旋变转子用于传动连接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轴或所述一个减速器的输入轴,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包括第一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用于穿设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旋变连接线。其中,旋变传感器通过旋变连接线接收电机控制器传输的电能。旋变连接线可通过第一出线孔进入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的内腔,且通过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的通孔与电机控制器连接。

6、本申请实施例中,旋变传感器从减速器侧的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处实现与电机控制器连接,充分利用了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与减速器的齿轮组沿径向之间的空间,旋变传感器的旋变连接线无需额外占用所述一个周向壳体沿轴向的空间或者旋变连接线所占用的所述一个周向壳体沿轴向的空间减少,中间集成壳体中各部件排列紧凑,减小了动力总成沿轴向的尺寸,有利于动力总成安装布置于电动车辆。另外,由于旋变传感器的旋变连接线穿过隔板的第一出线孔且在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内实现与电机控制器的连接,旋变连接线集中于中间集成壳体中靠近隔板的中部位置,降低了旋变连接线磕碰或者线束划伤的风险,提高了旋变连接线与旋变传感器和电机控制器连接的可靠性。

7、在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动力总成径向所述第一出线孔与所述轴孔的间距小于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内径,所述第一出线孔的孔面积小于所述一个轴孔的孔面积。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径向第一出线孔更加靠近轴孔设置,使得第一出线孔更靠近旋变定子,从而缩短了第一出线孔与旋变定子之间的旋变连接线的长度,有助于动力总成的小型化以及线路规整化。另外,第一出线孔的孔面积较轴孔的孔面积小,降低了隔板的开孔面积,提高了隔板的整体强度。

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绕组的出线端朝向所述一个端面,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包括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二出线孔用于穿设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绕组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绕组连接线。第二出线孔用于容留电机绕组的绕组连接线通过。电机绕组通过绕组连接线接收电机控制器传输的电能。绕组连接线可通过第二出线孔进入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的内腔,且通过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的通孔与电机控制器连接。

9、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机绕组和旋变传感器均从减速器侧的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处实现与电机控制器连接,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与减速器的齿轮组沿径向之间的空间,绕组连接线和旋变连接线无需额外占用所述一个周向壳体沿轴向的空间或者绕组连接线和旋变连接线所占用的所述一个周向壳体沿轴向的空间减少,中间集成壳体中各部件排列紧凑,减小了动力总成沿轴向的尺寸,有利于动力总成安装布置于电动车辆。

10、另一方面,绕组连接线集中于中间集成壳体中靠近隔板的中部位置,降低了绕组连接线磕碰或者线束划伤的风险,提高了绕组连接线与电机绕组和电机控制器连接的可靠性。

11、再一方面,第二出线孔与第一出线孔和轴孔间隔排布。第二出线孔为不同于第一出线孔和轴孔的孔,绕组连接线和旋变连接线穿设于不同的出线孔,有助于提高线路排布的规整度以降低线路错接的风险。

12、在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动力总成径向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与所述轴孔中心点的间距小于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外径。一般地,电机绕组的出线端与轴孔中心点的间距小于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外径,旋变定子的外径小于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外径。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动力总成径向将至少一个出线孔排列于轴孔与电机定子的外周面之间,一方面,缩小了所述一个周向壳体内绕组连接线和旋变连接线的长度,有助于动力总成的小型化以及线路规整化。另一方面,由于至少一个出线孔沿轴向的投影位于电机定子外周面的投影内,绕组连接线和旋变连接线未额外占用所述一个周向壳体沿径向的空间,有利于缩小所述一个周向壳体沿径向的尺寸,从而缩小动力总成的总尺寸。

1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包括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沿所述动力总成周向所述第二出线孔与所述第一出线孔间隔排列,沿所述动力总成径向所述第二出线孔与所述轴孔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出线孔与所述轴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器侧出线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一个中间集成壳体、一个旋变传感器、一个电机和一个减速器,所述一个电机用于接收电机控制器的驱动带动所述减速器,所述一个中间集成壳体包括一体压铸的一个隔板和两个周向壳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面中朝向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一个所述端面用于固定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的旋变定子,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的旋变转子用于传动连接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轴或所述一个减速器的输入轴,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包括第一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用于穿设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旋变连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动力总成径向所述第一出线孔与所述轴孔的间距小于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内径,所述第一出线孔的孔面积小于所述一个轴孔的孔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绕组的出线端朝向所述一个端面,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包括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二出线孔用于穿设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绕组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绕组连接线。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动力总成径向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与所述轴孔中心点的间距小于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包括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沿所述动力总成周向所述第二出线孔与所述第一出线孔间隔排列,沿所述动力总成径向所述第二出线孔与所述轴孔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出线孔与所述轴孔的间距,所述第二出线孔的孔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出线孔的孔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所述动力总成周向和轴向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隔排列,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面中背离所述电机定子的另一个所述端面包括轴入轴轴承腔、中间轴轴承腔和输出轴轴承腔,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另一个所述电机、另一个所述减速器、另一个所述中间集成壳体、一个中隔板和两个端板,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另一个所述旋变传感器,所述另一个中间集成壳体中隔板朝向所述另一个电机定子的端面用于固定所述另一个旋变传感器,其中:

11.一种集成双电机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两个电机、两个减速器、两个旋变传感器、两个中间集成壳体及中隔板,每个所述中间集成壳体包括一体压铸的一个隔板和两个周向壳体,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包括控制信号连接件安装孔和高压直流连接件安装孔,所述控制信号连接件安装孔用于固定控制信号连接件,所述控制信号连接件用于向所述电机控制器传输控制信号,所述高压直流连接件安装孔用于固定高压直流连接件,所述高压直流连接件用于接收动力电池的供电,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中间集成壳体的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中所述至少一个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的内腔和所述另一个周向壳体的内腔,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两个端板,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包括两个侧面,所述两个侧面沿所述动力总成轴向相对排列,所述两个端板沿所述动力总成轴向相对排列,沿所述动力总成轴向所述两个侧面的间距小于所述两个端板的间距,其中:

15.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包括车轮、电池包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用于接收所述动力电池的供电并驱动所述车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器侧出线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一个中间集成壳体、一个旋变传感器、一个电机和一个减速器,所述一个电机用于接收电机控制器的驱动带动所述减速器,所述一个中间集成壳体包括一体压铸的一个隔板和两个周向壳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面中朝向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一个所述端面用于固定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的旋变定子,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的旋变转子用于传动连接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轴或所述一个减速器的输入轴,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包括第一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用于穿设所述一个旋变传感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旋变连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动力总成径向所述第一出线孔与所述轴孔的间距小于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内径,所述第一出线孔的孔面积小于所述一个轴孔的孔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绕组的出线端朝向所述一个端面,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包括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二出线孔用于穿设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绕组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绕组连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动力总成径向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与所述轴孔中心点的间距小于所述一个电机的电机定子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出线孔包括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沿所述动力总成周向所述第二出线孔与所述第一出线孔间隔排列,沿所述动力总成径向所述第二出线孔与所述轴孔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出线孔与所述轴孔的间距,所述第二出线孔的孔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出线孔的孔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所述动力总成周向和轴向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隔排列,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超杰吴全鹏黄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