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可捞式桥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50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井可捞式桥塞,包括胶筒(4)、中心管(6)、锥形锚(7)等,其特征是中心管(6)外管壁上还通过剪钉安装有一由内缸套、外缸套和上活塞、下活塞构成的液力缸(5),上活塞和下活塞与内缸套之间还安装有自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用于油田封堵小套管油、水井层位中,可通过打捞装置从井下捞出,因而明显降低了解封的施工难度,同时也减少了井下事故发生的概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特别是用于小套管油、水井的一 种油井可捞式桥塞
技术介绍
本技术前,各油田在封堵小套管油、水井层位时多采用各类固定式 桥塞,由于该类装置解封时须采用较复杂的井下作业方能完成,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容易 造成井下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油田封堵小套管油、水井层位提供一种油井 可捞式桥塞,由于该装置可通过打捞器从井下捞出,因而明显降低了解封的施工难度,同时 也减少了井下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井可捞式桥塞,包括打捞接 头、打捞体、打捞爪、胶筒、中心管、锥形锚,且由打捞接头、打捞体、打捞爪构成了打捞装置, 上端带有打捞槽的长筒形的中心管外管壁上部套装有胶筒、下部套装有锥形锚,其特征是 中心管外管壁上的胶筒与锥形锚之间,还通过剪钉安装有一由管状的内缸套、外缸套和环 状的上活塞、下活塞构成的液力缸;且上活塞和下活塞与内缸套之间还安装有牙嵌式自锁 装置,内缸套中部加工有进液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用于油田封堵小套管油、水井层位中, 可通过打捞装置从井下捞出,因而明显降低了解封的施工难度,同时也减少了井下事故发 生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油井可捞式桥塞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油井可捞式桥塞是由打捞接头1、打捞体2、打捞爪3、胶筒4、液力 缸5、中心管6、锥形锚7等构成。由打捞接头1、打捞体2、打捞爪3构成了打捞装置;上端 带有打捞槽的长筒形的中心管6外管壁上部套装有胶筒4、下部套装有锥形锚7 ;中心管6 外管壁上的胶筒4与锥形锚7之间,还通过剪钉安装有一由管状的内缸套、外缸套和环状 的上活塞、下活塞构成的液力缸5,且上活塞和下活塞与内缸套之间还安装有牙嵌式自锁装 置,内缸套中部加工有进液孔。油井可捞式桥塞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使用前先将打捞装置安装好备用;再 通过中心管6连接油管柱将本装置下入井下预定位置,此时可通过油管柱加压,高压液流 则通过中心管6及液力缸5上内缸套的进液孔进入上活塞与下活塞之间,并使其分别向上、 下移动,完成封堵层位的操作;当上活塞上行时则使胶筒4释放并封堵层位,当下活塞下行 时则使锥形锚7扩张并将本装置固定,此时上活塞与下活塞可通过自锁装置在内缸套上定 位,然后再将油管柱与中心管6脱手并起出。如需本装置解封时,可通过油管柱连接打捞装 置下入井内,并使打捞体2进入中心管6、打捞爪3嵌入其上部的打捞槽内,再上提油管柱使 中心管6与液力缸5之间的剪钉剪断,液力缸5则随之上移,并使胶筒4和锥形锚7也随之 收缩,此时便可继续上提油管柱将本装置从井下捞出,从而完成解封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可捞式桥塞,包括打捞接头、打捞体、打捞爪、胶筒、中心管、锥形锚,且由打捞接头、打捞体、打捞爪构成了打捞装置,上端带有打捞槽的长筒形的中心管外管壁上部套装有胶筒、下部套装有锥形锚,其特征是:中心管外管壁上的胶筒与锥形锚之间,还通过剪钉安装有一由管状的内缸套、外缸套和环状的上活塞、下活塞构成的液力缸;且上活塞和下活塞与内缸套之间还安装有牙嵌式自锁装置,内缸套中部加工有进液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油井可捞式桥塞,包括打捞接头、打捞体、打捞爪、胶筒、中心管、锥形锚,且由打捞接头、打捞体、打捞爪构成了打捞装置,上端带有打捞槽的长筒形的中心管外管壁上部套装有胶筒、下部套装有锥形锚,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刘成双许建国李承森屈艳飞谭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