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22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包括滤芯外壳、中心杆、折叠滤膜、密封端盖及接口端盖;折叠滤膜上邻近滤芯外壳内侧壁的折叠端为导流区,导流区与滤芯外壳的接触部分为褶峰,折叠滤膜上邻近中心杆外侧壁的折叠端为缓冲区,缓冲区与中心杆的接触部分为褶谷,相邻的一个导流区与一个缓冲区之间的折叠滤膜部分为流延区,流延区平行于邻近的褶峰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折叠滤膜上的导流区对物料进行分流和引导,配合上特定方向的各流延区,使物料以切向流过滤为主,且能利用缓冲区减轻折叠滤膜承受的压力,从而使折叠滤膜的必要维护周期大大延长,也有利于连续过滤过程的保持,整体的过滤连续性好,过滤效果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过滤,尤其涉及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


技术介绍

1、折折叠滤芯通常由折叠滤膜、中心杆、滤膜外壳及密封端盖等结构组成,在封装工艺下,密封端盖将折叠滤膜封装为具有独立上下游的折叠滤芯。物料经由折叠滤芯过滤时,首先经由滤芯外壳进入到折叠滤芯内部,通过折叠滤膜的过滤作用得到渗透液,随后渗透液沿着中心杆排出折叠滤芯,进入后续的生产工艺中。

2、由于折叠滤芯具有高通量、高截留率、低成本及优异化学兼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电子、化工、生物工程、食品等行业,并在行业中取得优异的表现。

3、物料(液流)在通过折叠滤膜时,根据通过方向、角度、速率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过滤效果,对折叠滤膜的影响也会不同。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减少死端过滤的占比,而多利用切向流过滤(错流过滤),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折叠滤膜的面积,还可以相对减少截留物质在折叠滤膜表面的累积,提升连续过滤的效果。

4、上文中所言的死端过滤,可理解为物料液流(进液)垂直通过过滤膜,留下颗粒、悬浮物质等截留物质在过滤膜上,死端过滤意味着几乎所有的截留物质(颗粒、悬浮物质等)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其特征是,包括滤芯外壳(1)、设于滤芯外壳(1)内的中心杆(2)、设于滤芯外壳(1)与中心杆(2)之间的折叠滤膜(5)、设于滤芯外壳(1)一端的密封端盖(3)及设于滤芯外壳(1)另一端的接口端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其特征是,所述褶峰(502)与中心杆(2)轴线共同所处的竖直平面为褶峰面,流延区(505)平行于邻近的褶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区(501)数目为Q,80≤Q≤150,在折叠滤膜(5)横截面上:定义中心杆(2)外侧壁所呈的圆形为杆外圆,在杆外圆上,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其特征是,包括滤芯外壳(1)、设于滤芯外壳(1)内的中心杆(2)、设于滤芯外壳(1)与中心杆(2)之间的折叠滤膜(5)、设于滤芯外壳(1)一端的密封端盖(3)及设于滤芯外壳(1)另一端的接口端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其特征是,所述褶峰(502)与中心杆(2)轴线共同所处的竖直平面为褶峰面,流延区(505)平行于邻近的褶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区(501)数目为q,80≤q≤150,在折叠滤膜(5)横截面上:定义中心杆(2)外侧壁所呈的圆形为杆外圆,在杆外圆上,相邻两个褶谷(504)之间的一段劣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2.4°≤α≤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其特征是,相邻两个褶谷(504)之间的距离为l,0.45mm≤l≤2.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除病毒折叠滤芯,其特征是,所述中心杆(2)外侧壁与滤芯外壳(1)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g,9mm≤g≤1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团锋丁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赛普杭州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