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中药方剂载体的脂质体凝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08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9
本技术属于药物制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方剂载体的脂质体凝胶结构。所述的脂质体凝胶结构包括内层药物活性成分核心,包裹在内层药物活性成分核心外的脂质体保护层和包裹在脂质体保护层外的透明质酸层。在脂质体保护层内外引入透明质酸,能够有效增加单种药物的包封率和包入药物的种类,对于中药方剂的活性物质成分有良好的包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药物制剂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方剂载体的脂质体凝胶结构。


技术介绍

1、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我国五千年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中药方剂中本草的活性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糖类,苷类鞣质,黄酮苷类,水溶性植物色素水溶性大;醌类化合物,苯丙素类,游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生物碱,甾体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油脂和蜡,脂溶性植物色素易溶于醇类和有机溶剂。所以中药方剂以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冲剂、口服液剂、胶囊剂、片剂、注射剂等最为常用。中药大部分味苦难吃,对于胃肠道的刺激和毒副作用也大;近几年,因滥服中草药导致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日趋增多,为了克服传统煎煮汤剂的不足,目前中药开始出现敷贴剂型。

2、由于采用经皮给药的方式来制成透皮贴剂给药,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胃肠道的酶解和水解以及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具有给药方便、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好等优点。但是,中药除了水溶性活性成分外,还含有大量醇溶性的有效成分;而且熬制型传统中医膏贴剂活性药物成分的皮肤透过量小,生物利用度较低,难以满足临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用于中药方剂载体的脂质体凝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药物活性成分核心,包裹在内层药物活性成分核心外的脂质体保护层和包裹在脂质体保护层外的透明质酸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中药方剂载体的脂质体凝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药物活性成分核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永华黄岳山韩霄谭桂云刘春媛张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