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和多孔体技术_技高网

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和多孔体技术

技术编号:407705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和多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生产率更优异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溶液,所述溶液含有二官能以上的聚合性单体、和与所述聚合性单体相容的溶剂,不含聚合引发剂;使所述溶液中所含的所述聚合性单体直接自由基化,使所述聚合性单体聚合,由所述溶液形成包含多孔体和所述溶剂的相分离物;使所述相分离物中所含的所述溶剂汽化。所述溶剂包含二甘醇二乙基醚等规定的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和多孔体


技术介绍

1、高分子多孔体(以下简称为“多孔体”)用于各种领域中。多孔体例如利用于发泡体(例如缓冲材料等)、分离膜(例如水处理等)、多孔膜(例如电池分隔体等)、反射基材(例如照明器具等)中。

2、专利文献1公开了多孔体的形成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形成方法中,将包含粘合剂树脂、感光性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涂设在基板上,形成涂膜。接着,对涂膜使用超高压水银灯,照射与所期望的图案对应的紫外线。接着,将涂膜浸渍于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贫溶剂中。接着,使浸透至涂膜的内部的贫溶剂挥发。由此,得到多孔体。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34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形成方法中,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为1分钟~2分种左右。因此,需要能够用更短时间制造多孔体(换言之,生产率更优异)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

3、本公开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

4、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生产率更优异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和多孔体。

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6、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在实验上获得了如下见解:使用能量水平比紫外线高的电子束,适当地选择聚合性单体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的组合,从而能够用比以往短的时间制造多孔体。本专利技术人基于这样的见解,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7、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包括以下的实施方案。

8、<1>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制备溶液,所述溶液含有二官能以上的聚合性单体、和与所述聚合性单体相容的溶剂,不含聚合引发剂;使所述溶液中所含的所述聚合性单体直接自由基化,使所述聚合性单体聚合,由所述溶液形成包含多孔体和所述溶剂的相分离物;使所述相分离物中所含的所述溶剂汽化(气化),所述溶剂包含选自二甘醇二乙基醚、2-甲氧基乙醇、二甲基乙酰胺、乙二醇二乙酸酯、γ-丁内酯、碳酸亚丙酯、二甲基甲酰胺、十四烷、1-己醇、1-癸醇、二甘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三甘醇单甲基醚、乙醇、2-丙醇、1-丙醇、1-甲氧基-2-丙醇、2-乙氧基乙醇、二甲基亚砜、己二醇、1,4-二噁烷、环丁砜、乙腈、二甲基亚乙基脲、四甘醇二甲基醚、乙基乙二醇乙酸酯、和2-吡咯烷酮中的至少1种。

9、<2>根据上述<1>所述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相分离物中,对所述溶液进行电子束的照射,使所述聚合性单体直接自由基化。

10、<3>根据上述<2>所述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以成为10kgray~200kgray的吸收剂量的方式进行所述电子束的照射。

11、<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制备所述溶液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单体和所述溶剂的总量,所述聚合性单体的含量为5质量%~50质量%。

12、<5>多孔体,其具有来自二官能以上的聚合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不含聚合引发剂。

13、专利技术效果

14、根据本公开,提供生产率更优异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和多孔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相分离物中,对所述溶液进行电子束的照射,使所述聚合性单体直接自由基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以成为10kGray~200kGray的吸收剂量的方式进行所述电子束的照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制备所述溶液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单体和所述溶剂的总量,所述聚合性单体的含量为5质量%~50质量%。

5.多孔体,其具有来自二官能以上的聚合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不含聚合引发剂。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相分离物中,对所述溶液进行电子束的照射,使所述聚合性单体直接自由基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以成为10kgray~200kgray的吸收剂量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延广平宇山浩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