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动冲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04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冲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作核电工程管道安装后冲扫的双驱动冲管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驱动冲管阀,包括有阀体、阀瓣、驱动阀瓣的阀轴及与阀轴联动的阀轴驱动机构,所述阀体的两侧具有开口,两开口之间设有连通两开口的连接腔,所述阀体的其中一个开口处设有阀座,阀瓣置于阀体上设有阀座的开口处并通过阀轴与阀轴驱动机构配合构成阀体两开口的导通或封闭,所述的阀瓣包括有活动端及摆动端,其摆动端通过摆动件与阀轴联动,活动端处设有与该端呈抵触或脱离配合的锁紧机构;所述的阀瓣与阀座之间设有密封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需人工循环操作、密封性好、结构紧凑的双驱动冲管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冲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作核电工程管道安装后冲扫的双 驱动冲管阀。
技术介绍
核电工程管道安装后,需要对其施工过程中残留在管道内部的焊渣、焊豆或铁屑 等杂物进行冲洗。目前,先期核电工程冲管时,使用压板螺栓封堵管子出口,当压缩机将管道压力充 至0. 6MPa时,人员在数十米开外用绳索拉开压板,完成一次冲扫。然后,返回现场系上绳索 再次等候升压。如此反复,完成冲管约需200个循环。由于压板容易产生泄漏,每完成一次 冲管循环需要多次调整拧紧螺栓。耗时费力,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人工循环操作、密封性好、结构 紧凑的双驱动冲管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驱动冲管阀,包括有阀体、 阀瓣、驱动阀瓣的阀轴及与阀轴联动的阀轴驱动机构,所述阀体的两侧具有开口,两开口之 间设有连通两开口的连接腔,所述阀体的其中一个开口处设有阀座,阀瓣置于阀体上设有 阀座的开口处并通过阀轴与阀轴驱动机构配合构成阀体两开口的导通或封闭,所述的阀瓣 包括有活动端及摆动端,其摆动端通过摆动件与阀轴联动,活动端处设有与该端呈抵触或 脱离配合的锁紧机构;所述的阀瓣与阀座之间设有密封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瓣在无需工作时,其摆动端通过阀轴驱动机构驱动摆动件, 构成阀瓣处于关闭位置(即阀瓣与阀座密封贴合),而此时锁紧机构也将阀瓣的活动端锁 止;阀瓣需要工作时(即实施对管道的清洗时),锁紧机构与阀瓣的活动端脱离,管道内的 介质压力由阀体的开口处进入与阀瓣抵触,阀瓣随摆动件的摆动角度实施开启,此类开启 称为爆破式开启;管道冲洗完毕后,阀轴驱动机构驱动摆动件,使摆动件带动阀瓣回复至关 闭位置,锁紧机构移动至阀瓣活动端处与阀瓣构成锁止。这样设置操作方便,无需人工循环 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采用双驱动方式,即锁紧机构的驱动及阀轴驱动机构的驱动, 以此实现阀瓣与阀座的密封及阀瓣的快速开启(爆破式开启);阀瓣与阀座之间密封组件 的设置使其密封性得到保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阀体的两开口分为进口及出口,阀座及阀瓣处于阀体的出 口处,阀轴驱动机构为与阀轴联动的气动执行器,阀轴沿阀体连接腔的横向设置,摆动件为 一端与阀轴套接、另一端与阀轴连接的摇杆,所述的锁紧机构位于阀体上相对设置阀轴一 端的另一端处,包括有电动组件及与电动组件的阀杆联动的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包括有与 阀杆连接的连杆及设于连杆上并延伸至阀瓣活动端处的锁紧螺母。其中,锁止组件中的连杆与阀杆连接的一端为输出端,与锁紧螺母连接的一端为锁紧端,其输出端处设有“T”形连接块,连杆位于阀杆上“T”形连接块的对应处设有与“T” 形连接块适配的卡槽,构成阀杆与连杆的连接;连杆上位于输出端与锁紧端之间设有连接 端,所述的阀体上设有延伸至连杆连接端处的支撑架,连杆的连接端通过销轴与该支撑架 铰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合理,而且紧凑。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电动组件呈立式设置,连杆与电动组件的阀杆呈垂直设 置;阀瓣通过两个平行对称的调节螺钉与摆动件固定,所述的调节螺母处于两平行对称的 调节螺钉的上方,并处于两平行对称的调节螺钉之间,构成对阀瓣的三点压力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锁紧机构中用于锁紧阀瓣活动端的调节螺母与摆动件上用 于固定阀瓣的调节螺钉设计成三点刚性结构,即可旋转开关阀瓣,又能够刚性压紧密封。而 且三个压点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可靠关闭阀瓣。其中,锁紧机构中的调节螺母为主压 点,而摆动件上的两个平行对称的调节螺钉为次压点,两个次压点不仅可辅助压紧阀瓣,还 可调整阀瓣关闭位置和关闭的程度。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阀瓣与阀座之间的密封组件包括有阀瓣与阀座相互贴合 的密封面上设置的堆焊钴基合金,阀座密封面上设有的密封槽,该密封槽内设有0型密封 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焊钴基合金及0形密封圈的设置,使得阀瓣与阀座之间的 密封为双重密封,提高了阀瓣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阀轴及阀轴驱动机构设于阀体下方,阀轴驱动机构通过 下支架支撑固定,所述的锁紧机构设于阀体上方,并通过上支架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结构排布合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I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II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双驱动冲管阀,包括有阀体1、阀瓣2、驱动阀瓣2的阀轴3 及与阀轴3联动的阀轴驱动机构4,阀体1的两侧具有开口 11,两开口 11之间设有连通两 开口 11的连接腔12。阀体1的其中一个开口 11处设有阀座5,阀瓣2置于阀体1上设有 阀座5的开口 11处并通过阀轴3与阀轴驱动机构4配合构成阀体1两开口 11的导通或封 闭。阀瓣2包括有活动端21及摆动端22,其摆动端22通过摆动件6与阀轴3联动,活动端 21处设有与该端呈抵触或脱离配合的锁紧机构7 ;阀瓣2与阀座1之间设有密封组件8。 上述方案中,阀瓣2在无需工作时,其摆动端22通过阀轴驱动机构4驱动摆动件6,构成阀 瓣2处于关闭位置(即阀瓣2与阀座5密封贴合),而此时锁紧机构7也将阀瓣2的活动4端21锁止;阀瓣2需要工作时(即实施对管道的清洗时),锁紧机构7与阀瓣2的活动端 21脱离,管道内的介质压力由阀体1的开口 11处进入与阀瓣2抵触,阀瓣2随摆动件6的 摆动角度(摆动件6的摆动角度为75度)实施开启,此类开启称为爆破式开启;管道冲洗 完毕后,阀轴驱动机构4驱动摆动件6,使摆动件6带动阀瓣2回复至关闭位置,锁紧机构7 移动至阀瓣2活动端21处与阀瓣2构成锁止。这样设置操作方便,无需人工循环操作,提 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采用双驱动方式,即锁紧机构7的驱动及阀轴驱动机构4的驱动,以此 实现阀瓣2与阀座5的密封及阀瓣2的快速开启(爆破式开启);阀瓣2与阀座5之间密 封组件8的设置使其密封性得到保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保障阀瓣2与阀座5之间的密封性,达到阻止介质的微量泄 漏,确保冲管升压过程中的可靠密封,阀瓣2与阀座5之间的密封组件8包括有阀瓣2与阀 座5相互贴合的密封面上设置的堆焊钴基合金81,阀座密封面51上设有的密封槽52,该密 封槽52内设有0型密封圈82。这样设置后,密封为双重密封,提高了阀瓣2与阀座5之间 的密封性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阀体1的两开口 11分为进口 111及出口 112,阀座5及阀瓣2 处于阀体1的出口 112处,进口 111则用于和管道进行连接;阀轴驱动机构4为与阀轴3联 动的气动执行器,阀轴3沿阀体1连接腔12的横向设置,摆动件6为一端与阀轴3套接、另 一端与阀轴3连接的摇杆。锁紧机构7位于阀体1上相对设置阀轴3 —端的另一端处,包 括有电动组件71及与电动组件71的阀杆72联动的锁止组件73,锁止组件73包括有与阀 杆72连接的连杆731及设于连杆731上并延伸至阀瓣2活动端21处的锁紧螺母732。电 动组件71为电动机,而阀杆72实为电动机的电机轴;电动组件71驱动阀杆72的升降,便 可构成连杆731及锁紧螺母732的升降,当锁紧螺母732处于阀瓣2的活动端21并与其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驱动冲管阀,包括有阀体、阀瓣、驱动阀瓣的阀轴及与阀轴联动的阀轴驱动机构,所述阀体的两侧具有开口,两开口之间设有连通两开口的连接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其中一个开口处设有阀座,阀瓣置于阀体上设有阀座的开口处并通过阀轴与阀轴驱动机构配合构成阀体两开口的导通或封闭,所述的阀瓣包括有活动端及摆动端,其摆动端通过摆动件与阀轴联动,活动端处设有与该端呈抵触或脱离配合的锁紧机构;所述的阀瓣与阀座之间设有密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冲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两开口分为进口及 出口,阀座及阀瓣处于阀体的出口处,阀轴驱动机构为与阀轴联动的气动执行器,阀轴沿阀 体连接腔的横向设置,摆动件为一端与阀轴套接、另一端与阀轴连接的摇杆,所述的锁紧机 构位于阀体上相对设置阀轴一端的另一端处,包括有电动组件及与电动组件的阀杆联动的 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包括有与阀杆连接的连杆及设于连杆上并延伸至阀瓣活动端处的锁紧 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驱动冲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中的连杆与阀杆 连接的一端为输出端,与锁紧螺母连接的一端为锁紧端,其输出端处设有“T”形连接块,连 杆位于阀杆上“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勋魏玉斌叶前茅宁静陈胜成陈孔宾陈娟丹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