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能信息智能传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电能表领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电能表外壳的散热结构,是在电能表的上盖或者底壳上直接冲孔而形成的,随着电能表使用时间的增长,这种散热机构的散热孔容易被灰尘给覆盖,进而影响散热效果,工作人员对灰尘的清理较为困难,且昆虫容易从散热孔中进入电能表内部,对电线造成破坏,电能表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并且,在下雨时,空气中的水汽会通过散热孔进入电能表内部,对其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能信息智能传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能信息智能传输装置,包括电能表本体、侧挡板、控制装置ⅰ和控制装置ⅱ;所述电能表本体的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挡板;所述电能表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弧形槽ⅰ和弧形槽ⅱ;所述控制装置ⅰ位于外壳的内部且与弧形槽ⅰ滑动配合,控制装置ⅱ位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能信息智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表本体(1)、侧挡板(2)、控制装置Ⅰ(3)和控制装置Ⅱ(4);所述电能表本体(1)的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挡板(2);所述电能表本体(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底部设有弧形槽Ⅰ(15)和弧形槽Ⅱ(14);所述控制装置Ⅰ(3)位于外壳(11)的内部且与弧形槽Ⅰ(15)滑动配合,控制装置Ⅱ(4)位于外壳(11)的外部底端且与弧形槽Ⅱ(14)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信息智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Ⅰ(32)的内圆面上固定连接有压板(36),外壳(11)的内壁上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信息智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表本体(1)、侧挡板(2)、控制装置ⅰ(3)和控制装置ⅱ(4);所述电能表本体(1)的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挡板(2);所述电能表本体(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底部设有弧形槽ⅰ(15)和弧形槽ⅱ(14);所述控制装置ⅰ(3)位于外壳(11)的内部且与弧形槽ⅰ(15)滑动配合,控制装置ⅱ(4)位于外壳(11)的外部底端且与弧形槽ⅱ(14)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信息智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ⅰ(32)的内圆面上固定连接有压板(36),外壳(11)的内壁上设置有清洁装置(19);所述清洁装置(19)包括转动杆ⅰ(191);所述转动杆ⅰ(191)通过弹簧铰链连接在外壳(11)的内壁上,转动杆ⅰ(191)的另一端通过弹簧铰链连接有转动杆ⅱ(192);所述转动杆ⅱ(192)的另一端设有球形头,球形头上设有与防尘网(18)接触的刷毛(19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能信息智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ⅲ(42)与弧形板ⅳ(49)之间设有滑板(45);所述滑板(45)上设有与固定杆ⅰ(48)滑动配合的通孔ⅰ(46),固定杆ⅰ(48)与通孔ⅰ(46)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ⅰ(47);所述滑板(45)上还设有通孔ⅱ,通孔ⅱ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杆ⅱ(56);所述通孔ⅱ内设有密封板(57);所述密封板(57)上固定连接有连杆(53);所述连杆(53)上设有与固定杆ⅱ(56)滑动配合的通孔ⅲ(55);所述固定杆ⅱ(56)与通孔ⅲ(55)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ⅱ(54);所述连杆(53)的另一端通过弹簧铰链连接有三角块(52);弧形板ⅳ(49)的内圆面上设有凹槽(50),凹槽(50)内通过弹簧铰链连接有弧形板ⅴ(51);所述弧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强,乔君,王芳,彭洋,孟杨,胡恒,周封,孔祥玉,徐凤霞,田静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