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铺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62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公路工程铺膜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壁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车轮轴,车轮轴的两端均螺栓连接有车轮,壳体的左侧安装有减速电机,壳体的上斜面开设有原料放置腔,壳体下表面的中部焊接有导料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量控制机构的设置,储水腔中的水位会改变传动板与斜块的接触区域,从而改变弧形板上的孔洞与前出水孔和出水孔的重合面积,当储水腔中水位较高即储水腔底部压力较大,重合面积较小;当储水腔中水位变低时即储水腔底部压力减小,连杆会推动传动板上移,从而增大重合面积即前出水孔和后出水空的开口度,通过水压变小,增大开口度的方式,始终保持给公路洒最适量的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施工,具体的,涉及一种公路工程铺膜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公路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的后续凝固需要适当的水分配合,跟水反应能够增加混凝土的硬度,而浇水后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导致水分加快蒸发,影响混凝土成型效率,使得混凝土出现干裂、起皮等情况,为了对公路进行养护,需要在公路上铺设一层保护膜,采用铺膜装置是现有的常规手段。

2、铺膜时,需要在混凝土上浇水,现有浇水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浇水较为麻烦,而机械浇水是水箱中的水通过自身的压力经过开口不变的出水口进行浇水,由于浇水过程中水箱中的水会越来越少,水箱底部压力会变小,从而使水箱满水位浇水量比使用后水箱的浇水量会相对较多,从而会出现浇水不均匀的现象,不能满足水泥的后续凝固需要水分;其次,现有机械铺膜过程中,膜与路面之间存有空气,铺膜时没有将膜与路面的空气排空形成空鼓,空鼓处的膜易被破坏,从而影响了铺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公路工程铺膜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混凝土在浇水时出现不均匀以及膜附时没有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工程铺膜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车轮轴(2),所述车轮轴(2)的两端均螺栓连接有车轮(3),所述壳体(1)的右侧安装有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斜面开设有原料放置腔(4),所述壳体(1)下表面的中部焊接有导料辊(5),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铺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6)由储水腔(61)、进水口(62)、前出水孔(63)、后出水孔(64)、出水管(65)、手动出水控制阀(66)组成,所述储水腔(61)开设在原料放置腔(4)的前方,所述储水腔(6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62),所述储水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铺膜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车轮轴(2),所述车轮轴(2)的两端均螺栓连接有车轮(3),所述壳体(1)的右侧安装有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斜面开设有原料放置腔(4),所述壳体(1)下表面的中部焊接有导料辊(5),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铺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6)由储水腔(61)、进水口(62)、前出水孔(63)、后出水孔(64)、出水管(65)、手动出水控制阀(66)组成,所述储水腔(61)开设在原料放置腔(4)的前方,所述储水腔(6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62),所述储水腔(61)的底部曲面前侧开设有多个直线等距排列的前出水孔(63),所述储水腔(61)的底部曲面后侧开设有多个直线等距排列的后出水孔(64),所述储水腔(6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出水管(65),两个所述出水管(65)的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手动出水控制阀(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铺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排气机构(7)由支撑座(71)、前叉(72)、前轮(73)、橡胶斜轮(74)组成,所述支撑座(71)固定连接在壳体(1)下表面后方的中部,所述支撑座(7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叉(72),所述前叉(72)底端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前轮(73),所述支撑座(71)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另一端与壳体(1)转动套接的橡胶斜轮(74)。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飞刘冰李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遵化市交通运输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