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656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应对株距间隔较大的育苗作物,容易制造并抑制制造成本。将带状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同一单面上折回1/6宽度并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在与该折回相反的一侧折回与先前的折回宽度相同的宽度并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来形成连结片(3),多个通过折回连结片(3)所得到的部分(3a)以相向的方式呈交错状地排列,一个连结片(3)的折回部分(3a)的宽度方向两侧端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与相对的另一个连结片(3)的折回部分(3a)粘贴来形成连续体(13),在相对的连结片(3)的折回部分(3a)之间形成单个钵盘(11)。在单个钵盘(11)移植时,通过将连结片(3)展开,单个钵盘(11)之间的长度变大,能够应对株距间隔较大的育苗作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蔬菜、花卉等作物的育苗、移植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以往,已知有如下构成的育苗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将通过展开纸或像纸一样的片材而形成的四角或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用连结片连结而成为连续体,使连续体重合,并且将重合的连续体的相互之间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这样的育苗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在保存时为压扁状态,在使用时通过展开而呈现为多个单个钵盘呈蜂巢状地紧密集合的状态,然后在单个钵盘中填充栽培土并在其中播种,这样就能集中地培育很多秧苗。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9968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056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育苗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中,由于需要紧密地集合,所以连结片的长度被设定为与单个钵盘的一个侧面(六角筒状的1边)的宽度相等~该宽度的大致7倍,在使用简易移植机连续地移植秧苗时,该株距间隔受到连结片的长度限制,从而根据育苗作物的种类的不同,会出现株距间隔过窄、无法用于作物的育苗、移植的问题。

2、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育苗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中,在连结片设置了比单个钵盘的一个侧面的宽度长的加长部分,但灌溉不能充分浸透到连结片的加长部分的折叠部分,在育苗过程中水溶性粘接剂的退化不充分,从而在移植时连结片的折叠部分不能顺利地分离、伸长,株距间隔容易产生偏差。另外,除了必须将连结片的加长部分折叠然后用粘接剂相互粘贴之外,还必须将该折叠部分粘贴到单个钵盘上,所以还存在制造繁琐、制造成本提高的问题。

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应对株距间隔较大的育苗作物,能够容易制造并抑制制造成本。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集合而得到的,所述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特征在于,包括:连续体,其是通过将包括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的连结片以所述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朝向呈交错状地排列,并用非水溶性粘接剂将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与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粘贴而得到的,所述第一折回部是通过将带状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同一单面上折回1/6宽度并将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所述第二折回部是通过在与该折回相反的一侧以与折回宽度相同的宽度进行折回,并将该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以及单个钵盘,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该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

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该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集合而得到的,所述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第一工序,形成连结片,该连结片包括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该第一折回部是将带状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同一单面上折回1/6宽度,并将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该第二折回部是在与该折回相反的一侧以与折回宽度相同的宽度进行折回,并将该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第二工序,所述第一折回部以相向的朝向呈交错状地排列,并用非水溶性粘接剂将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与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粘贴来形成连续体,并且在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该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单个钵盘;以及第三工序,使所述连续体在保持上表面的朝向的状态下交替地反转180度而使多个所述连续体重合,并且将重合的所述连续体的相互之间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6、专利技术效果

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应对株距间隔较大的育苗作物,能够容易制造并抑制制造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集合而得到的,所述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7.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该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集合而得到的,所述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集合而得到的,所述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7.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荣基寺泽秀和千叶一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甜菜制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