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654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凝血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质控品可同时用于临床PT、INR、APTT、TT、FIB、ATIII、D‑D和FDP试剂盒正常和异常水平质量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含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常用检测项目,三大系统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在出凝血系统疾病的诊疗中更全面;三大系统一步到位,节省不同质控品采购、使用、检测等造成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等的浪费,便于临床使用,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复合后重复性、稳定性良好,质控效果好;D‑D、FDP能同时与ATIII、凝血四项进行正常水平和异常水平的复合;采用人血浆基质,无基质效应;容易标准化、流程化、减小产品批间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凝血检测,涉及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同时用于临床pt、aptt、tt、fib、inr、atiii、d-d和fdp试剂盒正常和异常水平质量控制的凝血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凝血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主要用于反映机体内源性、外源性和共同凝血途径是否存在病理性变化,同时也是血栓形成性疾病早期筛查、术前凝血功能筛查、溶栓治疗监测及口服抗凝药物监测的必选检查项目。但是随着对血栓出血性疾病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其诊疗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目前“凝血”功能检查实际分为三大部分,即凝血系统检查、抗凝系统检查和纤溶系统检查,上述凝血四项仅是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查项目,而机体出凝血平衡实际是凝血、抗凝、纤溶三大系统的相互平衡和制约,因此传统凝血四项已不能满足临床实验室的凝血功能检测需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作为华法林治疗监测更为直观的凝血系统指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抗凝系统最常用的检查项目是抗凝血酶iii(atiii),它可执行机体主要抗凝功能,不仅可用于机体心脑血管、妊娠期高凝状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其先天性缺乏的筛查与诊断,也可辅助肝脏疾病和肿瘤等的临床判断和预后状态评估。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是最常用的纤溶系统检测指标,是临床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特异性指标,也常与凝血四项配合用于抗凝、溶栓药物的治疗性监测。综上可见,pt、aptt、tt、fib、inr、atiii、d-d、fdp检测可覆盖凝血三大系统,其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在出凝血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是临床对疾病做出正确、高效判断的前提和依据,因此,使用成本低、质量好、方便快捷的复合质控品做好检测系统的质量控制极其重要。同时,性能良好的质控品不仅可用于评价或验证测量的精密度、测量的准确度、由于试剂或分析仪器的变化检测系统可能产生的分析偏差,还可用于能力验证。

2、公告号为cn10316330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动物血浆制备可同时用于pt、aptt、fib 凝血项目检验的质控品的方法,用动物血浆以适当比例混合,添加或去除纤维蛋白原,添加适量含有稳定剂的血浆缓冲液,使混合血浆pt、aptt、fib 检测结果均在正常人凝血指标内,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质控品。

3、公告号为cn11034658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凝血复合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吸附:向动物血浆中加入吸附剂,得到第一混合血浆;吸附完成后,对所述第一混合血浆进行分离,得到第一血浆和吸附有凝血因子的第一吸附剂,使所述第一血浆的atpp值和pt值均大于100s;解吸附:将所述第一吸附剂与所述动物血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血浆;解吸附完成后,对所述第二混合血浆进行分离,得到第三血浆和第二吸附剂,使所述第三血浆的atpp和pt值均在正常人凝血指标内;冷冻干燥:将所述第三血浆与基础液混合,冷冻干燥,得到第二质控品。

4、公布号为cn113234792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同时用于pt、aptt、tt、fib四项凝血检测的质量控制物质的制备方法、以及所得的质量控制物质。

5、公布号为cn115517243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血浆保存液、凝血质控品及其应用。该血浆保存液由烟酰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蔗糖、抑肽酶、氯化镁、氯化锰、防腐剂、消泡剂和ph调节剂组成。

6、目前本领域现有专利凝血质控品检测项目少,仅包含凝血系统筛查的pt、aptt、tt、fib中的一项或多项,覆盖面窄,不利于出凝血疾病的诊疗,且产品稳定性较差。而近年来,随着国内检验医学的发展及疾病诊疗手段的增加,凝血四项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实际使用需求。

7、本领域现有技术异常水平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基本均为采用不同血浆和/或缓冲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而这种方式要求混合前血浆凝血四项测值均为理想状态,否则混合后各项目测值很有可能并不理想,且各项目(特别是pt、aptt测值)相互制约,无法进行单个项目任意值/浓度的调整,给制备工艺及产品质量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临床急缺异常高值纤维蛋白原质控品,上述方式无法满足该需求,以至于目前国内外均无此类产品。另一方面,如果引入大量缓冲液,可能造成产品存在基质效应。上述方式还存在另一缺陷,即不同血浆pt、aptt宏观测值可能是一样的,但微观因素存在差异且未知,如aptt检测微观上实际是凝血因子xii、xi、viii、ix、v、x、ii、i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纤维蛋白凝固所用的时间,且个别凝血因子一定量的缺乏并不会导致aptt结果出现显著变化,反之,aptt测值并不能反映上述凝血因子的含量,这种差异和未知会造成不同批次产品性能参差不齐,检测系统间差异进一步扩大,因为不同厂家同一种试剂对不同凝血因子缺乏的敏感性不同。

8、目前市面上d-d和fdp产品几乎均为缓冲液基质的单项质控品,该两项复合的质控品在市场上也极少,该缺陷会导致一系列临床问题,一是d-d和fdp是凝血检测中最为经典的项目组合之一,其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互补作用,且d-d和fdp也常与其他凝血项目一同检测,用于出凝血疾病的诊疗,而使用非复合的多种质控品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导致质控效率低,耽误检测工作;二是d-d和fdp分开进行质量控制,可能影响其质控效果,导致临床出现d-d浓度>fdp浓度的异常结果;三是d-d、fdp项目目前在不同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差异极大,甚至不具有可比性,而以缓冲液作为质控品基质,与临床样品基质差异太大,存在基质效应,会进一步扩大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为该项目的标准化产生消极影响。

9、目前市场上atiii质控品较为少见,与其他凝血项目进行复合的更少,且仅有正常水平的质控品,如需进行异常水平的质控,厂家推荐将正常水平的质控品用水稀释后方可进行,该操作步骤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而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稀释后测值未经过标定,是否能够满足质控需求还存在一定的疑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凝血质控品包含项目少的技术问题,以满足临床实际使用需求;解决d-d、fdp两项复合产品少,与其他凝血项目无复合产品的缺陷;解决目前d-d、fdp单项质控品大多采用缓冲液基质、存在基质效应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各项目测值(特别是pt、aptt测值)相互制约,无法进行单个项目任意值/浓度的调整,导致个别项目实际测值并不理想的问题;解决加入大量缓冲液导致质控品出现基质效应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具体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2、本专利技术的首要方面是提供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由如下成分组成:基质血浆、人源凝血因子、人源纤维蛋白原、人源抗凝血酶、人源d-d、人源fdp、缓冲剂、防腐剂和冻干保护剂;所述冻干保护剂包括冻干保护剂a、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成分组成:基质血浆、人源凝血因子、人源纤维蛋白原、人源抗凝血酶、人源D-D、人源FDP、缓冲剂、防腐剂和冻干保护剂;所述冻干保护剂包括冻干保护剂A、B、C和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吸附剂选自氢氧化铝、氧化铝、硫酸钡、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吸附剂的加入量为0.02~0.5g/mL。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S9所述凝血质控品要求的范围为:凝血酶原时间8~15s,国际标准化比值0.8~1.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0~40s,纤维蛋白原400~600mg/dL,抗凝血酶III 80~120%,D-二聚体0.1~1.3μg/m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6μg/mL,凝血酶时间8~18s。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S9所述凝血质控品要求的范围为:凝血酶原时间15~45s,国际标准化比值1.3~3.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0~70s,纤维蛋白原200~400mg/dL,抗凝血酶III 50~80%,D-二聚体1.3~2.5μg/m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6~14μg/mL,凝血酶时间18~25s。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S9所述凝血质控品要求的范围为:凝血酶原时间45~75s,国际标准化比值3.5~5.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70~100s,纤维蛋白原50~200mg/dL,抗凝血酶III 20~50%,D-二聚体2.5~8.0μg/m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4~30μg/mL,凝血酶时间25~50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成分组成:基质血浆、人源凝血因子、人源纤维蛋白原、人源抗凝血酶、人源d-d、人源fdp、缓冲剂、防腐剂和冻干保护剂;所述冻干保护剂包括冻干保护剂a、b、c和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项目复合凝血质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吸附剂选自氢氧化铝、氧化铝、硫酸钡、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吸附剂的加入量为0.02~0.5g/ml。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s9所述凝血质控品要求的范围为:凝血酶原时间8~15s,国际标准化比值0.8~1.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0~40s,纤维蛋白原400~600mg/dl,抗凝血酶iii 80~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瑛娜陈江莎杨宗兵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木济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