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吸盘装置及吸盘挂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49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吸盘装置及吸盘挂钩,该旋转吸盘装置包括吸盘件、安装座、插销、旋拧件,其中,安装座形成有安装腔及连接孔;吸盘件包括吸盘本体及连接杆,吸盘本体覆盖安装腔的内侧敞口,连接杆经连接孔伸出安装腔;插销安装于连接杆的前端;旋拧件包括芯部、连接部及外侧壁,外侧壁呈环状且设于芯部的外围,连接部连接芯部及外侧壁的前端,外侧壁与芯部之间形成有避位腔;芯部设有朝后敞口的传动腔,传动腔的内壁面设有绕垂直于吸附面的轴线螺旋向前延伸的传动斜面;传动腔套接于连接杆的前端,且传动斜面抵接于插销的后侧面。本技术的旋转吸盘装置不容易发生意外的吸附失效,旋拧操作的形变不会影响到旋拧件的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家用器具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吸盘装置及吸盘挂钩


技术介绍

1、吸盘装置在器具的固定方面应用广泛,目前在家用器具的固定方面应用最广的是直下按压式以及旋转按压式,但这两类吸盘装置产生预定负压腔所需的操作力相对较大,换言之,要达到一定的吸附力所需的直下按压力量或旋转按压力量较大,即要达到预设的承载力操作比较费力。

2、为了以相对的省力的方式实现更大的承载力,现有技术如公告号为cn201073208y,名称为平板锁紧式吸附挂钩的中国技术公告文献提供了一种旋转吸盘装置,其中,锁紧旋钮(4)绕垂直于吸附面的轴线转动时可带动锁紧盘(3),锁紧盘(3)的滑轨(3-2)背离吸附面的一侧形成有螺旋抬升的斜面,连杆(1-2)沿所述轴线贯穿挂钩(2),连杆(1-2)的内端与与弹性吸盘(1)相连,外端与“销”形式的固定件(5)相连,而固定件(5)抵靠在滑轨(3-2)的斜面上,从而在锁紧盘(3)随着锁紧旋钮(4)转动时,在滑轨(3-2)的挤压下,固定件(5)可向外拉抬连杆(1-2),连杆(1-2)则带动弹性吸盘(1)发生形变,进而在弹性吸盘(1)与吸附面之间产生负压腔并由此完成吸附固定。

3、但是上述技术专利文献的锁紧旋钮(4)的整体形状近似于蝴蝶型螺帽,尽管锁紧旋钮(4)的翼片末端设有与挂钩(2)上的锁紧凸(2-1)适配的锁紧槽(4-4),但是考虑到反复旋拧的应用场景,锁紧槽(4-4)深度较浅,而锁紧旋钮(4)横向凸出的部位较多,因此容易受到外物碰撞而引发误操作,进而导致吸附失效;并且由于磨损的存在,在多次使用后,在误触碰的情形下,锁紧凸(2-1)更容易从锁紧槽(4-4)脱出,因而吸附失效也更容易发生。

4、此外,上述技术专利文献的锁紧旋钮(4)的根部紧邻锁紧旋钮(4)与挂钩(2)之间的旋转配合副设置,从而翼片根部的形变很容易传递到该旋转配合副,从而使旋拧操作受到的阻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旋转吸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旋转吸盘装置旋拧阻力大以及在误触碰下容易发生吸附失效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旋转吸盘装置包括吸盘件、安装座、插销、旋拧件,其中,

3、所述安装座形成有安装腔并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安装腔朝后呈敞口设置;

4、所述吸盘件包括吸盘本体以及自所述吸盘本体的中部向前延伸设置的连接杆,所述吸盘本体覆盖所述安装腔的内侧敞口,所述连接杆经所述连接孔伸出所述安装腔;

5、所述插销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且凸出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

6、所述旋拧件包括芯部、连接部及外侧壁,所述外侧壁呈环状且设于所述芯部的外围,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芯部及外侧壁的前端,所述外侧壁与所述芯部之间形成有避位腔;所述芯部设有朝后敞口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内壁面设有绕垂直于吸附面的轴线螺旋向前延伸的传动斜面;所述传动腔套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且所述传动斜面抵接于所述插销的后侧面。

7、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前侧面在所述连接孔的外围设有第一环形凸缘,所述避位腔的远离所述外侧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绕所述轴线可转动配合。

8、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前侧面在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凸缘;所述芯部的朝向所述吸盘本体的一面设有套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第三环形凸缘,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绕所述轴线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可转动配合。

9、优选地,所述旋拧件包括分体设置的旋转座及旋转帽,所述传动腔及第三环形凸缘形成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避位腔形成在旋转帽上。

10、优选地,所述旋拧件包括分体设置的旋转座及旋转帽,所述传动腔沿前后呈贯通状,所述传动腔及形成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避位腔形成在旋转帽上;所述旋转帽上设有绕所述轴线延伸的旋转限位槽;

11、所述安装座的前侧面设有向前延伸的旋转限位柱;所述旋转限位柱贯穿所述旋转限位槽,所述旋转限位柱与所述旋转限位槽绕所述轴线可滑动配合;

12、所述旋转吸盘装置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覆盖所述传动腔的前侧面敞口,所述装饰盖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旋转限位柱连接的连接销。

13、优选地,所述旋转限位柱呈中空的筒状,所述连接销插接于所述旋转限位柱的内腔。

14、优选地,所述旋转帽还包括第一内侧壁、后端壁及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自所述连接部向后延伸形成并与所述外侧壁围合形成所述避位腔;所述后端壁自所述第一内侧壁的后端向中心轴线延伸形成,所述旋转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后端壁;所述第二内侧壁自所述后端壁的内边缘向前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内侧壁沿轴向套接于所述旋转座的外围。

15、优选地,所述第二内侧壁的内周面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键槽,所述旋转座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键槽适配的凸键。

16、优选地,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凹部,所述装饰盖包括盖板及自所述盖板的边缘向后延伸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嵌置于所述环形凹部,所述支撑壁抵接于所述环形凹部的朝前设置的台阶面,所述盖板的外侧面平齐于所述连接部。

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吸盘挂钩,包括旋转吸盘装置及挂钩,所述旋转吸盘装置为如上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所述挂钩包括自所述安装座向下延伸的连接臂以及与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向前延伸的钩体。

18、本技术的旋转吸盘装置通过设置环形的外侧壁供抓握,如此在进行旋拧操作时是利用外侧壁外周面的摩擦力,而外物的触碰不容易引起旋拧件的转动,从而避免了吸附作用意外失效;并且,由于外侧壁与芯体之间形成有避位腔,因此当沿外侧壁半径方向上的抓握力使外侧壁发生径向向内的变形时,这种变形被释放在避位腔处,而不不会传递至旋拧件与安装座之间的旋转配合副,从而不会额外地增加旋拧件与安装座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旋拧操作更顺滑。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进行旋拧操作时,由于插销被传动斜面逐渐抬升,从而形成所需负压腔的操作力相对较小,即达到了省力且吸附力强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件、安装座、插销、旋拧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前侧面在所述连接孔的外围设有第一环形凸缘,所述避位腔的远离所述外侧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绕所述轴线可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前侧面在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凸缘;所述芯部的朝向所述吸盘本体的一面设有套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第三环形凸缘,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绕所述轴线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可转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件包括分体设置的旋转座及旋转帽,所述传动腔及第三环形凸缘形成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避位腔形成在旋转帽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柱呈中空的筒状,所述连接销插接于所述旋转限位柱的内腔。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帽还包括第一内侧壁、后端壁及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自所述连接部向后延伸形成并与所述外侧壁围合形成所述避位腔;所述后端壁自所述第一内侧壁的后端向中心轴线延伸形成,所述旋转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后端壁;所述第二内侧壁自所述后端壁的内边缘向前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内侧壁沿轴向套接于所述旋转座的外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侧壁的内周面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键槽,所述旋转座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键槽适配的凸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凹部,所述装饰盖包括盖板及自所述盖板的边缘向后延伸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嵌置于所述环形凹部,所述支撑壁抵接于所述环形凹部的朝前设置的台阶面,所述盖板的外侧面平齐于所述连接部。

10.一种吸盘挂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吸盘装置及挂钩,所述旋转吸盘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所述挂钩包括自所述安装座向下延伸的连接臂以及与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向前延伸的钩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件、安装座、插销、旋拧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前侧面在所述连接孔的外围设有第一环形凸缘,所述避位腔的远离所述外侧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绕所述轴线可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前侧面在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凸缘;所述芯部的朝向所述吸盘本体的一面设有套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第三环形凸缘,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绕所述轴线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可转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件包括分体设置的旋转座及旋转帽,所述传动腔及第三环形凸缘形成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避位腔形成在旋转帽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柱呈中空的筒状,所述连接销插接于所述旋转限位柱的内腔。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转吸盘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若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诺室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