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胶阀体结构及注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16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3
本技术公开一种注胶阀体结构及注胶装置,注胶阀体结构包括主体、出料部、注胶组件和清胶组件;主体形成有进胶口、清洁入口、以及间隔设置的注胶通道和清洁通道;出料部设置于主体的底部,出料部形成有出胶口和清洁出口,注胶通道分别与进胶口和出胶口连通,清洁通道分别与清洁入口和清洁出口连通;注胶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阀杆,第一驱动件安装于主体的顶部,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阀杆封堵或打开注胶通道;清胶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阀杆,第二驱动件安装于主体的侧部,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阀杆封堵或打开清洁通道。该注胶阀体结构具有清理方便和降低了清理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注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注胶阀体结构及注胶装置


技术介绍

1、ab点胶机,也即双液点胶机,与一般的单组份胶水点胶机相比,能够适应双组份的胶水混合配比点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点胶设备。

2、目前市场的ab胶注胶阀都是设置两个进料口,然后在混合室内混合后出料,其中,出料和清理都是从同一个出胶口排出,容易导致胶水堵住出胶口,清理不便,甚至会导致无法清理,需要更换及维修,增加清理成本。

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注胶阀体结构及注胶装置,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注胶阀体结构及注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胶水易堵住出胶口,清理不便和清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注胶阀体结构,所述注胶阀体结构包括:

3、主体,形成有进胶口、清洁入口、以及间隔设置的注胶通道和清洁通道;

4、出料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出料部形成有出胶口和清洁出口,所述注胶通道分别与所述进胶口和所述出胶口连通,所述清洁通道分别与所述清洁入口和所述清洁出口连通;

5、注胶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阀杆,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阀杆封堵或打开所述注胶通道;

6、清胶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阀杆,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侧部,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阀杆封堵或打开所述清洁通道。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缸体形成有第一内腔,所述主体形成有第一阀杆腔,所述第一阀杆腔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一阀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阀杆腔,且所述第一阀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并封堵所述注胶通道。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垫板和第一垫圈,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第一垫板连接,所述第一垫板间隔开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一阀杆腔。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注胶阀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一阀杆,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缸体形成有第二内腔,所述主体形成有第二阀杆腔,所述第二阀杆腔与所述清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二阀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阀杆腔,且所述第二阀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并封堵所述清洁通道。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缸体与所述第二垫板连接,所述第二垫板间隔开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二阀杆腔。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注胶阀体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二阀杆,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垫板。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胶口、所述注胶通道、所述出胶口以及所述注胶组件的数量均为两组,且相互间隔设置。

14、在一实施例中,两组所述进胶口的轴线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清洁入口的轴线与所述水平面错位设置。

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注胶装置,注胶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还包括混合出胶头,所述混合出胶头与所述出料部连接。

16、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出料部用于与混合出胶头连接,注胶组件、进胶口、出胶口和注胶通道的数量不限于一组,从进胶口进入的胶水会经注胶通道从出胶口进入到混合出胶头内,再从其下端挤出,在关闭状态时,第一阀杆堵住注胶通道,胶水不能流通,注胶时,第一驱动件将驱动第一阀杆远离注胶通道,使胶水能够顺利流通;在注胶完后,为了避免胶水堵塞混合出胶头,从清洁入口注入清洗液,清洗液通过清洁通道从清洁出口进入到混合出胶头内,可以实现混合出胶头内部腔体的清洁,之后从混合出胶头的下端排出;同样原理的,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阀杆控制清洁通道的开合,在需要清理时打开,其它时间保持关闭。该该技术注胶通道和清洁通道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影响,不会因为胶水堵住出胶口而导致混合出胶头无法清理,具有清理方便和降低了清理成本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阀体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缸体形成有第一内腔,所述主体形成有第一阀杆腔,所述第一阀杆腔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一阀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阀杆腔,且所述第一阀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并封堵所述注胶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第一垫板连接,所述第一垫板间隔开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一阀杆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阀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一阀杆,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缸体形成有第二内腔,所述主体形成有第二阀杆腔,所述第二阀杆腔与所述清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二阀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阀杆腔,且所述第二阀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并封堵所述清洁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缸体与所述第二垫板连接,所述第二垫板间隔开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二阀杆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阀体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二阀杆,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垫板。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所述注胶通道、所述出胶口以及所述注胶组件的数量均为两组,且相互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进胶口的轴线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清洁入口的轴线与所述水平面错位设置。

10.一种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还包括混合出胶头,所述混合出胶头与所述出料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阀体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缸体形成有第一内腔,所述主体形成有第一阀杆腔,所述第一阀杆腔与所述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一阀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阀杆腔,且所述第一阀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并封堵所述注胶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缸体与所述第一垫板连接,所述第一垫板间隔开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一阀杆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阀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一阀杆,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缸体形成有第二内腔,所述主体形成有第二阀杆腔,所述第二阀杆腔与所述清洁通道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杉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