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包膜绞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09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2
本技术涉及包膜绞线技术领域的自动包膜绞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线筒,所述绞线筒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线孔,所述绞线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通过底座、固定座、绞线筒、线孔、连接杆、转板、绞合孔、斜杆、固定膜筒、支撑杆、固定板、一号夹紧板、二号夹紧板、驱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配合使用,从而可便于对电线绞在一起的同时,实现对绞合的电线进行自动包裹,通过调节组件可通过一号夹紧板和二号夹紧板对包裹膜体的线体夹紧,使膜体与电线之间粘连的更加紧密,使膜体包裹的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膜绞线,特别是涉及自动包膜绞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绞线是由若干条单根金属线按照一定规律绞合成的导线,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要求的绞线标准也越来越多,绞线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而多股电线在绞成一股电线时,需要通过绞线装置进行绞线。

2、现有技术中的绞线装置在对多股电线绞线拧成一股电线时,需要实现对绞成一股的电线表面进行包膜,而在包膜时膜体容易和电线表面不贴合,导致绞成一股电线表面膜体包裹电线不均匀,影响电线的包膜效果,降低整体的包膜绞线效率,为此我们提出自动包膜绞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自动包膜绞线装置,具有使膜体与电线之间贴合,避免在缠绕包裹电线时,膜体包裹电线不均匀,影响电线包膜效果。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包膜绞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线筒,所述绞线筒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线孔,所述绞线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包膜绞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线筒(3),所述绞线筒(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线孔(4),所述绞线筒(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6),所述转板(6)的内部开设有绞合孔(7),所述转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杆(8),所述转板(6)的一侧设有固定膜筒(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内部设有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1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包膜绞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绞线筒(3),所述绞线筒(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线孔(4),所述绞线筒(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6),所述转板(6)的内部开设有绞合孔(7),所述转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杆(8),所述转板(6)的一侧设有固定膜筒(9),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内部设有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11)的上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一号夹紧板(12)和二号夹紧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包膜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6)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螺槽(14),所述连接螺槽(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条(15),所述连接螺条(15)的一端与固定膜筒(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包膜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军臣马庆乐吴卫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东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