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07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容器散热技术领域,一种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内形成有环形结构的容纳腔;芯组布置在容纳腔内,芯组与容纳腔之间存在有容纳区间;第一散热回环,设置在容纳区间内,第一散热回环内填充有冷却液;第二散热回环,布置于壳体外,第二散热回环被配置为与第一散热回环配合分别于芯组的相对侧产生热交换;散流机构,与壳体远离第一散热回环和第二散热回环的一侧产生热交换,散流机构分别与第一散热回环和第二散热回环连通,第一散热回环和第二散热回环分别通过一对散流机构形成由进液端至出液端至少两个不同方向的循环通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减少散热装置的体积占比的基础上,提高散热效果,实现环形电容器的高效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容器散热,尤其涉及一种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驱动电机控制器正朝着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小型化发展。当电容器在驱动电机控制器中工作时,功率模块也处于高频、高功率工作状态,电容器可以实现快速的充放电,从而达到平滑滤波、保护电路的作用。但由于电容器的电容特性,电容器内部的电流并非完全平滑,而是随时间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故产生纹波电流。纹波电流是电容器产生热量的主要原因,电容器处于较高温度时,会对其使用寿命、使用性能带来恶劣的影响。目前,为适应更高功率密度、更高工作频率的驱动电机控制器,设置散热装置提升电容器的耐高温、耐纹波电流能力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现有的应用于电容器散热的装置常在电容器底部或顶部,散热效果并不高效;同时在底部或顶部设计散热装置,增大了电容器和驱动电机控制器的体积,违背了驱动电机控制器朝着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小型化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散流机构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容纳腔侧壁面形成有周向分布的若干散热端,一对所述散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回环(51)和第二散热回环(52)的相对侧连通,其中,在一对所述散热机构中的任意一个用于通入所述冷却液时,另一所述散热机构用于通出所述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散流机构中的任意一个被配置为将所述容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散流机构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容纳腔侧壁面形成有周向分布的若干散热端,一对所述散流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回环(51)和第二散热回环(52)的相对侧连通,其中,在一对所述散热机构中的任意一个用于通入所述冷却液时,另一所述散热机构用于通出所述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电容器集成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散流机构中的任意一个被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王屹王岩松袁涛师蔚胡定玉黄琳皓昌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