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单元与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03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2
本申请涉及一种辐射单元与天线,辐射单元包括同一极化的两个第一辐射臂及馈电巴伦。由于将第一馈电支撑柱的顶部与其中一个第一辐射臂相连并设为一体化结构,第一馈电件的顶部与另一个第一辐射臂相连并设为一体化结构。此外,第一馈电件与第一馈电支撑柱设有第一间隙并相互耦合设置。如此,馈电巴伦采用平行双线传输结构给同一极化的两个第一辐射臂馈电,其中,第一馈电支撑柱作为第一条传输线,第一馈电件作为第二条传输线,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辐射单元,能使得结构得以简化,产品小型化,起到降低辐射单元重量的作用,从而减小天线重量,同时能提升隔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天线,特别是涉及一种辐射单元与天线


技术介绍

1、随着5g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进,5g网络也逐步进入商用阶段。由于5g技术对天线的要求更高,需要天线同时具备高速率传输、更大的系统容量、小型化以及双极化特性。

2、相关技术中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由多系统多制式组成,其频段多导致辐射单元的数量多;此外,辐射单元具有+45°和-45°线极化双极化功能,每个极化的馈电巴伦是采用耦合馈电腔实现,该耦合馈电腔的体积大,加工复杂,重量重,从而使得辐射单元的重量较重,进而使得天线的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辐射单元与天线,它能够降低产品重量,使得产品体积小型化,并能提高隔离度。

2、一种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包括:

3、同一极化的两个第一辐射臂;

4、馈电巴伦,所述馈电巴伦包括第一馈电支撑柱与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一馈电支撑柱的顶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相连并设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馈电件的顶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相连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还包括同一极化的两个第二辐射臂;所述馈电巴伦还包括第二馈电支撑柱、第二馈电件与底座,所述第二馈电支撑柱的顶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相连并设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馈电件的顶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相连并设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第二馈电支撑柱设有第二间隙并相互耦合设置,所述第一馈电柱的底部、所述第二馈电柱的底部均和所述底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设有第三间隙并相互耦合设置;和/或,两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还包括同一极化的两个第二辐射臂;所述馈电巴伦还包括第二馈电支撑柱、第二馈电件与底座,所述第二馈电支撑柱的顶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相连并设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馈电件的顶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相连并设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第二馈电支撑柱设有第二间隙并相互耦合设置,所述第一馈电柱的底部、所述第二馈电柱的底部均和所述底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设有第三间隙并相互耦合设置;和/或,两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设有第四间隙并相互耦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设有与所述第一馈电支撑柱的顶部相连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有第一凹槽,另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相互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支撑柱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设置的第一避让孔,另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还穿设于所述第一避让孔中;所述第二馈电支撑柱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设置的第二避让孔,另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还穿设于所述第二避让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辐射臂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一细长臂段;另一个所述第二辐射臂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第二细长臂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维维黄立文栗建豪费锦洲钟剑贞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