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564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裂隙‑孔隙耦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三维实体模型;获取实际地质条件中的裂隙特征,通过离散裂隙网络在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生成随机三维裂隙岩体模型;获取实际地质条件中的孔隙特征,通过离散孔隙网络在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生成随机三维孔隙岩体模型;在三维实体模型中,剔除与孔隙重合部分的裂隙,构建随机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对随机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进行网格化处理,并建立混合物理数值模型,以实现岩石力学分析和模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准确、高效地构建多尺度随机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准确反映岩石内部真实的分布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裂隙-孔隙耦合,尤其涉及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裂隙和孔隙通常共存于岩土体中,其分布对于地下流体运移、地质灾害评估和水资源管理等具有关键性影响。但是,传统方法多局限于对裂隙及孔隙进行独立的分析,无法考虑裂隙和孔隙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系统中,裂隙和孔隙之间的流体交换、压力传递等效应对整体渗流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忽略这些效应可能导致对渗流行为的不准确预测,从而降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这可能导致对渗流行为预测的误差,影响工程设计和决策的可靠性。另外,裂隙和孔隙通常组成复杂多孔介质系统,独立分析无法提供对整体系统行为的全面理解,这种限制可能导致对流体运移、污染扩散或岩石力学行为等方面的误解。

3、现有技术中对于裂隙-孔隙耦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假想二维模型的渗流耦合方程构建,缺乏对裂隙-孔隙耦合数值模拟模型构建的研究;另外,自然界中裂隙、孔隙均为三维形态,二维的裂隙-孔隙耦合往往无法反应岩石内部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离散裂隙网络在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生成随机三维裂隙岩体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离散孔隙网络在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生成随机三维孔隙岩体模型,具体过程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剔除与孔隙重合部分的裂隙,具体过程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离散裂隙网络在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生成随机三维裂隙岩体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离散孔隙网络在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生成随机三维孔隙岩体模型,具体过程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剔除与孔隙重合部分的裂隙,具体过程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模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随机三维裂隙-孔隙耦合网络,具体过程为: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会永成文举董方营李永杰陈涛张伟杰谢道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