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47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机器人底盘包括:车架;轮毂组件,轮毂组件包括轮毂电机和减震轮桥,轮毂电机形成轮毂结构,轮毂电机具有输出轴,轮毂电机通过输出轴与减震轮桥连接,减震轮桥通过轮桥安装组件与车架连接,且减震轮桥能够绕车架的铰接点摆动;减震器,减震器沿水平方向布置,减震器分别与减震轮桥和车架连接。本技术的机器人底盘,利用减震轮桥、减振器和轮桥安装组件的配合,保证轮毂结构与地面接触的同时,满足整机驱动的驱动力和减震需求,并且能够减小机器人底盘在垂直方向的占用空间,保证机器人底盘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降低机器人底盘的重心和空间浪费,提高机器人行进间的稳定性和越障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制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机器人底盘通常采用的悬架结构,减振器近似垂直分布,来实现底盘减震功能。虽然现有设计能够实现一定的减震功能,但是占用较大的垂直方向空间,减震器和摆臂的铰接点相隔较远,需要固定结构配合,进一步造成了空间浪费。同时,由于现有设计底盘结构较为分散,重心较高,导致机器人行进间的稳定性和越障能力较差。并且,由于悬架导致的底盘结构分散,其他动力、电控、电池组件往往需针对底盘结构定制化开发,不利于底盘的模块化设计以及升级迭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底盘空间浪费较多,重心高且机器人行进间的稳定性和越障能力较差等问题。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底盘,包括:车架;轮毂组件,所述轮毂组件包括轮毂电机和减震轮桥,所述轮毂电机形成轮毂结构,所述轮毂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轮毂电机通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减震轮桥连接,所述减震轮桥通过轮桥安装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且所述减震轮桥能够绕所述车架的铰接点摆动;减震器,所述减震器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减震器分别与所述减震轮桥和所述车架连接。

3、可选地,所述轮毂电机的个数为四个,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轮毂电机与一个所述减震轮桥配合连接。

4、可选地,所述减震轮桥包括:横梁;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在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摆臂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横梁卡接,所述摆臂的卡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板,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轮桥安装组件连接;支耳,所述支耳设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支耳与所述车架连接。

5、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配合形成固定所述输出轴的轴孔。

6、可选地,所述安装板、所述摆臂、所述横梁和所述支耳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7、可选地,所述轮桥安装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摆臂连接,且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减震轮桥固定连接;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车架连接。

8、可选地,所述轮桥安装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所述第二轴套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所述垫片。

9、可选地,减震器包括: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减震轮桥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

10、可选地,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在所述车架上;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设在所述车架上;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竖直设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安装杆位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控箱之间。

11、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机器人底盘。

12、本技术的机器人底盘,通过轮毂电机和减震轮桥的配合,实现机器人底盘的驱动、转向和减震功能,利用减震轮桥、减振器和轮桥安装组件的配合,保证轮毂结构与地面接触的同时,满足整机驱动的驱动力和减震需求。通过将减振器水平设置在车架上,减小机器人底盘在垂直方向的占用空间,保证机器人底盘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降低机器人底盘的重心和空间浪费,进一步提高机器人行进间的稳定性和越障能力。

1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的个数为四个,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轮毂电机与一个所述减震轮桥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轮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配合形成固定所述输出轴的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摆臂、所述横梁和所述支耳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桥安装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桥安装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所述第二轴套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所述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减震器包括: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减震轮桥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底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的个数为四个,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轮毂电机与一个所述减震轮桥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轮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配合形成固定所述输出轴的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摆臂、所述横梁和所述支耳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林周宇翔刘彪舒海燕袁添厦祝涛剑沈创芸王恒华方映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