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44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9
本申请涉及弯管整形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包括动模、定模、驱动件和脚踏开关,所述动模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的上方,所述动模朝向所述定模的一侧设置有上整形槽,所述定模朝向所述动模的一侧设置有下整形槽;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动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模移动;所述脚踏开关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运行。本申请具有方便对弯管进行整形,减轻人员劳动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弯管整形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弯管整形模具


技术介绍

1、弯管的制造基本是由直管通过折弯工序加工而成,生产时一般采用和标准相近的模具先成型出外形。弯管在成型的过程中,弯管的背部容易增厚,对于壁厚要求高的弯管不能满足要求,因而需要利用弯管整形模具对弯管进行整形。

2、现有技术中,弯管整形模具大都包括外整形模、内整形模、螺杆和旋转手柄,外整形模与内整形模的形状相适配,且外整形模与内整形模构成的空间与弯管的圆弧形状相适配;螺杆的一端与内整形模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旋转手柄连接,旋转手柄控制螺杆转动,使得内整形模逐渐靠近或者远离外整形模。当内整形模和外整形模相互合模时,实现对弯管的整形。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对弯管整形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旋转手柄,进而让内整形模靠近并压紧在外整形模上,劳动强度较大,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方便对弯管进行整形,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弯管整形模具。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包括动模、定模、驱动件和脚踏开关,所述动模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的上方,所述动模朝向所述定模的一侧设置有上整形槽,所述定模朝向所述动模的一侧设置有下整形槽;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动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模移动;所述脚踏开关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运行。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形时,先将弯管放置在下整形槽内,接着工作人员利用脚踏开关控制驱动件运行,驱动件控制动模沿靠近定模的方向移动,动模和定模相互合模,使得弯管完全包覆在上整形槽和下整形槽内,完成对弯管的整形。

5、工作人员在用双手放置完弯管之后,只需要用脚启动脚踏开关便可以完成弯管的加工,生产效率高,实现方便对弯管进行整形,减轻人员劳动强度。

6、优选的,还包括若干导向柱,各所述导向柱间隔设置在所述定模上、且与所述下整形槽位于同一侧;所述动模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柱穿过的导向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模逐渐靠近定模的过程中,导向柱会进入到导向槽内,对动模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动模移动时的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或者油缸,所述气缸或者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动模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或者油缸的活塞杆伸长时,实现动模逐渐靠近定模;当气缸或者油缸的活塞杆收缩时,实现动模逐渐远离定模。

10、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动模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动模的上整形槽出现形变或者破坏时,可以将动模进行更换,减少对弯管整形质量的影响。

12、优选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动模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动模通过所述紧固件锁紧在所述安装座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模依靠卡块和卡槽的摩擦力作用,然后利用紧固件将动模锁紧在安装座上,实现动模和安装座的可拆卸。

14、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定模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模上的下整形槽出现变形或者损坏时,可以将定模从底座上拆卸下来,而后进行更换。

1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定模远离所述动模的一侧上一体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定模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贴合在所述底座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卡在容纳槽内,当动模和定模合模的时候,限制定模因受外力而发生的移动。

18、优选的,还包括楔形块和气动缸,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楔形部,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与所述楔形部贴合接触;所述楔形块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所述气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楔形块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动缸控制楔形块移动时,楔形块会对定位块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为定模的取出起到辅助的作用。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设置动模、定模、驱动件和脚踏开关,整形时,先将弯管放置在下整形槽内,接着工作人员利用脚踏开关控制驱动件运行,驱动件控制动模沿靠近定模的方向移动,动模和定模相互合模,完成对弯管的整形,实现方便对弯管进行整形,减轻人员劳动强度。

22、(2)通过设置导向柱,当动模逐渐靠近定模的过程中,导向柱会对动模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动模移动时的稳定性;

23、(3)通过设置安装座和紧固件,动模通过紧固件锁紧在安装座上,实现动模和紧固件二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1)、定模(2)、驱动件(3)和脚踏开关(4),所述动模(1)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2)的上方,所述动模(1)朝向所述定模(2)的一侧设置有上整形槽(5),所述定模(2)朝向所述动模(1)的一侧设置有下整形槽(6);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动模(1)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模(1)移动;所述脚踏开关(4)与所述驱动件(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3)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导向柱(7),各所述导向柱(7)间隔设置在所述定模(2)上、且与所述下整形槽(6)位于同一侧;所述动模(1)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柱(7)穿过的导向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为气缸或者油缸,所述气缸或者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动模(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与所述驱动件(3)连接,所述动模(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9)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13),所述安装座(9)上开设有卡槽(11),所述动模(1)上设置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卡接在所述卡槽(11)内,所述动模(1)通过所述紧固件(13)锁紧在所述安装座(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0),所述定模(2)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开设有容纳槽(15),所述定模(2)远离所述动模(1)的一侧上一体连接有定位块(14),所述定位块(1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5)内,所述定模(2)靠近所述定位块(14)的一侧贴合在所述底座(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楔形块(16)和气动缸(17),所述定位块(14)上设置有楔形部,所述楔形块(16)的楔形面与所述楔形部贴合接触;所述楔形块(16)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5)的底部,所述气动缸(17)的活塞杆与所述楔形块(16)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1)、定模(2)、驱动件(3)和脚踏开关(4),所述动模(1)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2)的上方,所述动模(1)朝向所述定模(2)的一侧设置有上整形槽(5),所述定模(2)朝向所述动模(1)的一侧设置有下整形槽(6);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动模(1)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模(1)移动;所述脚踏开关(4)与所述驱动件(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3)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导向柱(7),各所述导向柱(7)间隔设置在所述定模(2)上、且与所述下整形槽(6)位于同一侧;所述动模(1)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柱(7)穿过的导向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为气缸或者油缸,所述气缸或者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动模(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与所述驱动件(3)连接,所述动模(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9)上。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添翟金峰金允奇朱邦洪严绍传连寿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沧区百瑞得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