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偏氟乙烯改性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89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偏氟乙烯改性膜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是:1.铸膜液质量百分数组分设计为:PVDF14-18%,PAN2-6%,成孔剂4-12%,溶剂68-76%,成孔剂为可溶性高分子,包括聚乙二醇;溶剂为PVDF和PAN的良溶剂,包括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将各组分在60-70℃水浴中,搅拌3-4h后真空脱泡得铸膜液;2.将铸膜液于室温下制成平板膜,并立即浸入凝固浴中,保持24h固化成型;3.将平板膜放入质量浓度为8-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温度50-60℃下处理1-2h;或放入质量浓度为40-50%的硫酸溶液中,在温度80-100℃下处理3-4h,然后洗膜至中性即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具有PH值响应行为的聚偏氟乙烯改性 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化学稳定性、耐热性、耐候性、抗紫外线 和抗微生物侵蚀等性质,是一种常用的制膜材料。但PVDF具有的疏水性却导致其膜易污 染,从而使其膜的水通量下降且不易恢复。这一缺陷严重制约了 PVDF膜的应用前景。解决 的方法是采用共混的方法来改善PVDF膜材料的性能,可避免单一组分的缺点,制备出兼有 不同聚合物特性的共混膜。pH敏感膜就是一种PVDF改性膜。它以膜的形式对环境进行感知、响应并调节其 功能,是一种智能材料。目前国内外制备这种智能膜材料的方法主要是接枝法,包括等离子 体接枝、化学接枝、高能辐射接枝、表面光接枝法等,例如,天津工业大学在专利CN1594405A 中通过聚丙烯酸在聚偏氟乙烯表面接枝得到具有PH值敏感性的中空纤维膜;又例如,福州 大学在专利CN1673271A中介绍了以聚偏氟乙烯/聚氨酯共混膜为基膜,然后用光接枝法在 共混膜上制备出PH敏感膜。但上述方法的工艺过程较复杂,所需设备及原料较多,成本高, 不易于规模化实际应用。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偏氟乙烯改性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如下工艺:(1).配制铸膜液:铸膜液的质量分数组分为:PVDF 14-18%,PAN2-6%,成孔剂 4-12%,溶剂 68-76%,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成孔剂为可溶性高分子,包括聚乙二醇;所述溶剂为PVDF和PAN的良溶剂,包括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将上述各组分在60-70℃水浴中,搅拌3-4小时,溶解后真空脱泡,得到均匀铸膜液;(2).制备膜:将所得铸膜液于室温下制成平板膜,并立即浸入超滤水凝固浴中,保持24小时固化成型;(3).水解改性:将所制的平板膜放入质量浓度为8-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温度50-60℃下,浸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长发张旭良胡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