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汽器冷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489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5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结构,尤其为一种凝汽器冷凝结构,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下方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下方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对冷却装置支撑,采用可拆卸的冷凝装置,每个冷却槽都可以拆卸出来,每个冷却槽上都采用卡接的盖子且用螺栓进行双重加固,让冷却槽和盖子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每个冷却槽都有单独的分流管使,分流管与冷却槽之间的连接可拆卸,且连接处采用橡胶垫圈密封,防止水流流出,采用支撑装置将冷却装置安装在冷凝管周围,支撑装置的高度可调节,当支撑装置的高度下降到最低时,最底部的冷却槽便可以取出,进行清洗时也更加轻松,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也避免了水垢对凝汽器效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结构,尤其是一种凝汽器冷凝结构


技术介绍

1、凝汽设备在汽轮机装置的热力循环中起到冷源的作用,凝汽器的主要作用:一、是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并保持高度真空,二、是在汽轮机排汽凝结的水作为锅炉给水,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而凝汽器通过与循环水进行热交换,使凝汽器保持较高的真空度。凝汽器真空过低会严重影响电厂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而造成凝汽器真空过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凝汽器冷却水管结垢。凝汽器的结垢对凝集器的性能影响较大,它不仅使汽机端差增大,而且使汽机真空度降低,排气温度升高,影响汽轮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改变凝汽器的冷凝结构,可以方便冷却水管清洗,因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汽器冷凝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凝汽器冷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提供一种凝汽器冷凝结构,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下方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下方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冷凝管四周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冷却蒸汽,所述冷却装置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对冷却装置支撑。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若干均匀排布的冷却槽,若干所述冷却槽上端卡接设置有盖子,所述冷却槽一侧移动设置有若干均匀阵列的分流管,若干所述分流管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冷却槽另一侧移动设置有若干均匀阵列的分流管,若干所述分流管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杆。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侧壁靠近一端边缘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栓b。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槽侧壁两侧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移动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一端侧壁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盖子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栓a,所述螺栓a一端穿过螺纹孔与冷却槽螺纹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当移动杆与固定杆伸展至最大长度时,所述底座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当移动杆与固定杆收缩至最短状态时,最底部的冷却槽的高度低于出水口的高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该一种凝汽器冷凝结构中,采用可拆卸的冷凝装置,对进入的蒸汽进行冷凝,将整体的冷却装置分成若干单独的冷却槽,每个冷却槽都可以拆卸出来,每个冷却槽上都采用卡接的盖子且用螺栓进行双重加固,让冷却槽和盖子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每个冷却槽都有单独的分流管使,分流管与冷却槽之间的连接可拆卸,且连接处采用橡胶垫圈密封,防止水流流出,采用支撑装置将冷却装置安装在冷凝管周围,支撑装置的高度可调节,当支撑装置的高度下降到最低时,最底部的冷却槽便可以取出,随之可以取出所有的冷却槽拆卸更加方便,进行清洗时也更加轻松,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也避免了水垢对凝汽器效率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汽器冷凝结构,包括进气口(1),所述进气口(1)下方固定连接有冷凝管(101),所述冷凝管(101)下方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01)四周设置有冷却装置(2),所述冷却装置(2)用于冷却蒸汽,所述冷却装置(2)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3)用于对冷却装置(2)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汽器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若干均匀排布的冷却槽(203),若干所述冷却槽(203)上端卡接设置有盖子(204),所述冷却槽(203)一侧移动设置有若干均匀阵列的分流管(202),若干所述分流管(202)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201),所述冷却槽(203)另一侧移动设置有若干均匀阵列的分流管(202),若干所述分流管(202)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汽器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底座(301),所述底座(301)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杆(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汽器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02)侧壁靠近一端边缘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栓B(30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汽器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203)侧壁两侧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移动设置有分流管(202),所述分流管(202)一端侧壁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橡胶垫圈(206),所述盖子(204)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栓A(207),所述螺栓A(207)一端穿过螺纹孔与冷却槽(203)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凝汽器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303)与固定杆(302)滑动连接,当移动杆(303)与固定杆(302)伸展至最大长度时,所述底座(301)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102)的高度,当移动杆(303)与固定杆(302)收缩至最短状态时,最底部的冷却槽(203)的高度低于出水口(102)的高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汽器冷凝结构,包括进气口(1),所述进气口(1)下方固定连接有冷凝管(101),所述冷凝管(101)下方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01)四周设置有冷却装置(2),所述冷却装置(2)用于冷却蒸汽,所述冷却装置(2)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3)用于对冷却装置(2)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汽器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若干均匀排布的冷却槽(203),若干所述冷却槽(203)上端卡接设置有盖子(204),所述冷却槽(203)一侧移动设置有若干均匀阵列的分流管(202),若干所述分流管(202)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201),所述冷却槽(203)另一侧移动设置有若干均匀阵列的分流管(202),若干所述分流管(202)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汽器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底座(301),所述底座(301)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陈其栋王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锐达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