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自阻尼导线和自阻尼导线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自阻尼导线和自阻尼导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76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4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阻尼导线和自阻尼导线的制备方法,自阻尼导线包括内芯、内导电层、外导电层、及多个弹性件,内导电层环绕内芯的外周面设置,且其内周面抵持内芯的外周面;外导电层间隔地环绕内导电层的外周面设置,外导电层靠近内导电层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凹槽,外导电层远离内导电层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凸部,多个凹槽与多个凸部对应设置,相对应的凹槽和凸部为外导电层靠近内导电层的一侧采用冲压工艺后形成;多个弹性件以内芯的轴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多个弹性件与多个凹槽对应设置,且每个凹槽内均收容有一个弹性件,弹性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内芯的延伸方向,沿内芯的轴向,弹性件的一侧弹性抵持外导电层,弹性件的另一侧弹性抵持内导电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架空导线,尤其涉及一种自阻尼导线和自阻尼导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架空导线大多采用铝绞线作为电流载体,而架空导线长期处于高频且低振幅的微风振动环境中,导致铝绞线出现上下震荡的情况,很容易导致铝绞线发生疲劳断裂的事故,影响导线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自阻尼导线和自阻尼导线的制备方法,以解决已知技术中架空导线容易因微风振动而发生疲劳断裂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阻尼导线,包括内芯、内导电层、外导电层、以及多个弹性件,内导电层环绕所述内芯的外周面设置,且所述内导电层的内周面抵持所述内芯的外周面;外导电层间隔地环绕所述内导电层的外周面设置,所述外导电层靠近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外导电层远离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凸部,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凸部对应设置,相对应的所述凹槽和所述凸部为所述外导电层靠近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采用冲压工艺后形成;多个所述弹性件以所述内芯的轴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多个所述弹性件与多个所述凹槽对应设置,且每个所述凹槽内均收容有一个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内芯的延伸方向,沿所述内芯的轴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弹性抵持所述外导电层,所述弹性件的另一侧弹性抵持所述内导电层。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导电层包括多个外导电单丝,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环绕所述内导电层的外周面设置,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中的每个外导电单丝均采用冲压工艺形成所述凹槽和所述凸部,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外导电单丝靠近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外导电单丝远离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内芯的延伸方向,且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内芯的延伸长度相同;

5、所述凹槽和所述凸部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延伸方向,且所述凹槽和所述凸部的延伸长度均与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延伸长度相同。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以所述内芯的轴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中的每个外导电单丝的凹槽内均收容有一个所述弹性件。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正弦波型或余弦波型,沿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所述弹性件包括多个弹性段,多个所述弹性段依次连接,多个所述弹性段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段与其它所述弹性段的延伸长度及高度不同。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述外导电单丝抵持与之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导电单丝,所述外导电单丝的截面为梯形,且所述外导电单丝的靠近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及远离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均为弧线型。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导电层包括多个内导电单丝,多个所述内导电单丝环绕所述内芯的外周面设置,且任意一个所述内导电单丝抵持与之相邻的两个所述内导电单丝。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导电单丝的内周面抵持所述内芯的外周面,所述内导电单丝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导电层的内周面间隔设置,且抵持所述弹性件。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导电单丝的截面为圆形、梯形、“s”字形、或者“z”字形。

1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阻尼导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自阻尼导线,所述自阻尼导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提供内芯;

14、提供第一金属杆,将所述第一金属杆拉制形成多个内导电单丝,并将多个所述内导电单丝绞合于所述内芯的外周面,以形成内导电层;

15、提供第二金属杆,将所述第二金属杆拉制形成多个外导电单丝,并将每个所述外导电单丝进行冲压工艺,以在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内周面形成凹槽,并在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外周面形成凸部;

16、提供多个弹性件,并在每个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凹槽内均嵌入一个所述弹性件,再将嵌入所述弹性件的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绞合于所述内导电层的外周面,以形成外导电层,且绞合时使所述内导电层与所述外导电层之间形成间隙。

17、本申请的自阻尼导线,通过在外导电层靠近内导电层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内均收容有一个弹性件,弹性件的一侧弹性抵持内导电层,其另一侧弹性抵持外导电层,使外导电层与内导电层之间形成弹性接触,从而在自阻尼导线发生振动时通过弹性件消耗较多的振动能量。同时,外导电层设置的凹槽会使外导电层与内导电层各自的固有频率不同,能够降低振动带来的影响。此外,外导电层远离内导电层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凸部,以在自阻尼导线发生振动时,利用凸部与周围空气之间存在的较大摩擦力,从而消耗振动能量,而凸部和与之对应的凹槽是通过冲压工艺同时成型的,能够简化外导电层的制成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电层包括多个外导电单丝,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环绕所述内导电层的外周面设置,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中的每个外导电单丝均采用冲压工艺形成所述凹槽和所述凸部,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外导电单丝靠近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外导电单丝远离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内芯的延伸方向,且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内芯的延伸长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以所述内芯的轴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中的每个外导电单丝的凹槽内均收容有一个所述弹性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正弦波型或余弦波型,沿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所述弹性件包括多个弹性段,多个所述弹性段依次连接,多个所述弹性段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段与其它所述弹性段的延伸长度及高度不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外导电单丝抵持与之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导电单丝,所述外导电单丝的截面为梯形,且所述外导电单丝的靠近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及远离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均为弧线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层包括多个内导电单丝,多个所述内导电单丝环绕所述内芯的外周面设置,且任意一个所述内导电单丝抵持与之相邻的两个所述内导电单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单丝的内周面抵持所述内芯的外周面,所述内导电单丝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导电层的内周面间隔设置,且抵持所述弹性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单丝的截面为圆形、梯形、“S”字形、或者“Z”字形。

10.一种自阻尼导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阻尼导线,所述自阻尼导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电层包括多个外导电单丝,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环绕所述内导电层的外周面设置,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中的每个外导电单丝均采用冲压工艺形成所述凹槽和所述凸部,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外导电单丝靠近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外导电单丝远离所述内导电层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内芯的延伸方向,且所述外导电单丝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内芯的延伸长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以所述内芯的轴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多个所述外导电单丝中的每个外导电单丝的凹槽内均收容有一个所述弹性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阻尼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正弦波型或余弦波型,沿所述弹性件的延伸方向,所述弹性件包括多个弹性段,多个所述弹性段依次连接,多个所述弹性段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段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华魏成东王新新白如勇陈雪康曾兴华刘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府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