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73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洪涝灾害后雷达遥感影像和洪涝灾害前光学遥感影像数据;S2、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S3、对预处理后的雷达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双极化水体指数SDWI;S4、基于SDWI指数,采用So‑Otsu算法洪涝灾害区域矢量图斑;S5、采用模糊集支持向量机F‑SVM算法实现灾害前地物分类;S6、对洪涝灾害后矢量图斑与洪涝灾害前地物分类结果进行叠加分析,获取承灾区范围以及受灾面积和类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SO‑Otsu和F‑SVM算法,实现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监测中精度不高、范围小的问题,为淮河流域应急救灾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遥感数据进行洪涝灾害监测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主被动遥感是指同时利用主动传感器(雷达)和被动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的遥感技术。主动传感器具有独立的能源源,可以主动发射能量并接收反射或散射回来的信号,能够穿透云雾等遥感障碍物;被动传感器则是接收地表辐射能量的传感器,如可见光、红外等波段的光学传感器。主被动遥感结合可以获取丰富的地表信息,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和评估具有较高的潜力。

2、文献号为cn116029162b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利用星载gnss-r数据的洪涝灾害淹没范围监测方法和系统。该申请方案根据dem的时空分辨率与gnss-r数据高度适配,结合非相干假设,提升了地表反射率的校正精度,同时考虑田间持水量的影响,提高了洪涝灾害淹没范围处理结果的精度,但其同时存在,没有有效利用主被动遥感影像,不易快速获取较高的分类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Sentinel-1数据预处理包括轨道校正、热噪声去除、辐射定标、相干滤波、地理编码、图像镶嵌拼接和影像裁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Sentinel-2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云掩膜、镶嵌拼接和图像裁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sentinel-1数据预处理包括轨道校正、热噪声去除、辐射定标、相干滤波、地理编码、图像镶嵌拼接和影像裁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sentinel-2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云掩膜、镶嵌拼接和图像裁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双极化水体指数sdwi获取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快速监测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健骆昌鑫杨宝玉余劭晖陆思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