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同步削弱溴酸盐生成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52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3
一种UV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同步削弱溴酸盐生成势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V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同步削弱溴酸盐生成势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臭氧氧化技术的氧化效率低、成本高以及在处理含溴离子的水体时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制备臭氧微纳米气泡水,然后插入固定光强的紫外灯管进行搅拌处理,即可对污染物进行高级氧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臭氧微纳米气泡与紫外有显著协同作用,活化效率高,臭氧利用率高,可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该体系内臭氧将溴离子转化为溴酸根离子的风险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v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同步削弱溴酸盐生成势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水处理中有广泛应用,可以直接氧化污染物或作为其他活性物质(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超氧自由基等)的前体物进行间接氧化,前者为亲电反应,反应具有选择性,其氧化能力仅针对部分有机物,后者基本不存在选择性,其氧化机理主要依靠羟基自由基和有机物氧化反应。

2、单独臭氧氧化技术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臭氧受到在水相中快速分解、传质效率不够高和反应速率较慢的限制,导致氧化效率较低;二是产生臭氧需要较高的能量消耗,使用成本较高。

3、此外,水体中溴离子浓度一般为10-1000pg/l,含溴水体在臭氧的作用下形成溴酸盐,尤其是溴离子浓度大于100μg/l时,溴酸盐离子大量生成。溴酸盐离子作为一种致癌物,导致人体内脂质氧化物升高并引发氧自由基作用,破坏dna结构。现有的臭氧体系在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时候,易把水中的溴离子转换为有致癌风险的溴酸根离子,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V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同步削弱溴酸盐生成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臭氧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进气口连通,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水口与插接有紫外灯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连通,通过注水口向水箱中注入待处理的水体,然后开启臭氧发生装置,将流量为400ml/min的臭氧输送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待处理的水体通过水箱出水口流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臭氧气体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内形成微纳米气泡,并与待处理的水体混合形成溶气微纳米气泡水,溶气微纳米气泡水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出水口返回水箱内,水箱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同步削弱溴酸盐生成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臭氧发生装置的出气口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进气口连通,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水口与插接有紫外灯的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连通,通过注水口向水箱中注入待处理的水体,然后开启臭氧发生装置,将流量为400ml/min的臭氧输送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待处理的水体通过水箱出水口流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臭氧气体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内形成微纳米气泡,并与待处理的水体混合形成溶气微纳米气泡水,溶气微纳米气泡水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出水口返回水箱内,水箱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min,待处理完成后,通过水箱的排水口排出;其中臭氧微纳米气泡由直径为10-50μm的微气泡以及直径小于200nm的纳米气泡组成;所述待处理的水体含有污染物和溴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同步削弱溴酸盐生成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灯的紫外光强为0.1-100mw/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同步削弱溴酸盐生成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的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为0.01-2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强化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林李鸣桦闫鹏魏沈吉敏王斌远康晶赵晟锌李朗宁祝鑫炜程艺真杨人武冯超王舒煜沈琳璐佘天好沈扬谭强王广源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