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浸采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浸采铀配液装置。
技术介绍
1、地浸采铀工艺中泵运行模式设计方法是将溶浸剂利用不同设备、管线组合注入钻孔最终输送至含矿含水层。地浸采铀矿山溶浸剂循环根据运行规模,往往采用“x+1”的设计模式进行对溶浸剂输送,即多台泵同时使用,一台泵备用,该模式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1.运行方式单一,多条主管线情况只能使用对应泵进行供应;2.流量范围调节空间小;3.远距离流量供应过程中供应压力波动大,稳定性差。具体地,co2+o2的原地浸出采铀工艺生产中注液钻孔注入溶浸剂量,直接影响溶浸效果、浸出液量,浓度,目前单一的配液运行方式对应泵只能满足一条主管线,少量分布较近的采区溶浸剂的输送,可见,现有设计模式存在的以上问题使其在较大吨级,如千吨级铀矿山建设中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浸采铀配液装置,运行方式多样化,提升了主管线的出口端的流量调节范围以及供应压力的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浸采铀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配液机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配液机构均通过一个中间配液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配液机构包括主管线、配液间和若干个配液组件,所述配液组件包括第一配液泵、第一进口管和第一出口管,所述第一进口管和所述第一出口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配液泵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进口管上设置有第一进口控制部件,所述第一出口管上设置有第一出口控制部件,所述第一进口管用于与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口管与所述主管线连接,所述主管线与所述配液间连接;所述中间配液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配液泵、第二进口管和两个出口支管,所述第二进口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配液泵的进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浸采铀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配液机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配液机构均通过一个中间配液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配液机构包括主管线、配液间和若干个配液组件,所述配液组件包括第一配液泵、第一进口管和第一出口管,所述第一进口管和所述第一出口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配液泵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进口管上设置有第一进口控制部件,所述第一出口管上设置有第一出口控制部件,所述第一进口管用于与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口管与所述主管线连接,所述主管线与所述配液间连接;所述中间配液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配液泵、第二进口管和两个出口支管,所述第二进口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配液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进口管上设置有第二进口控制部件,所述第二进口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主管道连接,两个所述出口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配液泵的出口连接,且两个所述出口支管相连通,各所述出口支管上均设置有一个支管控制部件,两个所述出口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配液机构的所述主管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浸采铀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组件还包括第一软连接管和第一进口变径管,所述第一进口管、所述第一软连接管、所述第一进口变径管和所述第一配液泵的进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进口变径管的内径由远离所述第一配液泵的进口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一配液泵的进口的一端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浸采铀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组件还包括第一出口变径管和第一伸缩节,所述第一配液泵的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变径管、所述第一伸缩节和所述第一出口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变径管由远离所述第一配液泵的出口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印,李喜龙,曹俊鹏,张渤,周源江,季扬威,呼日乐,庄治旭,刘晓奎,周文蒙,李男,冯小刚,田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