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特别涉及一种车身传力结构、车身和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的车身传力结构可以用于抵抗冲击,以降低乘员舱发生变形的风险。然而,相关技术的车身传力结构的稳定性较差,使得车身传力结构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车身传力结构、车身或车辆,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身传力结构,车身传力结构包括上纵梁、a柱总成和加强件,上纵梁连接于a柱总成,上纵梁和a柱总成共同围合形成吸能腔,加强件位于吸能腔内并分别连接于a柱总成与上纵梁。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a柱总成包括a柱内板和a柱外板,a柱内板和a柱外板均连接于上纵梁并与上纵梁共同围成吸能腔,加强件分别连接于a柱外板、a柱内板以及上纵梁并将吸能腔分隔形成多个吸能子腔。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件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和/或,加强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和/或,a柱总成还包括a柱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传力结构包括上纵梁、A柱总成和加强件,所述上纵梁连接于所述A柱总成,所述上纵梁和所述A柱总成共同围合形成吸能腔,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吸能腔内并分别连接于所述A柱总成与所述上纵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总成包括A柱内板和A柱外板,所述A柱内板和所述A柱外板均连接于所述上纵梁并与所述上纵梁共同围成所述吸能腔,所述加强件分别连接于所述A柱外板、所述A柱内板以及所述上纵梁并将所述吸能腔分隔形成多个吸能子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沿车身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传力结构包括上纵梁、a柱总成和加强件,所述上纵梁连接于所述a柱总成,所述上纵梁和所述a柱总成共同围合形成吸能腔,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吸能腔内并分别连接于所述a柱总成与所述上纵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总成包括a柱内板和a柱外板,所述a柱内板和所述a柱外板均连接于所述上纵梁并与所述上纵梁共同围成所述吸能腔,所述加强件分别连接于所述a柱外板、所述a柱内板以及所述上纵梁并将所述吸能腔分隔形成多个吸能子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加强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和/或,所述a柱总成还包括a柱上边梁,所述a柱上边梁连接于所述a柱内板和所述a柱外板,所述加强件往所述a柱上边梁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总成还包括a柱上边梁,所述a柱上边梁连接于所述a柱内板和所述a柱外板,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体,所述第一加强体沿所述a柱上边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体连接于所述上纵梁、所述a柱内板和所述a柱外板,所述第一加强体、所述a柱内板和所述a柱外板共同围合形成第一传力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体包括第一加强子部和第二加强子部,所述第一加强子部连接于所述上纵梁和所述第二加强子部之间,所述第一加强子部和所述第二加强子部均还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洋,王兵,申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