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集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立体式互补型有机非门电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与无机半导体相比,有机半导体具有材料来源广、可低温制备、可溶液法加工、机械柔性好等先天性优点。近三十来,基于有机半导体制备的多种有机半导体器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机存储器、有机传感器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2、门电路是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的单元电路,也是构建各种功能性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非门电路是各种门电路中的一员,能实现非逻辑运算。基于有机薄膜晶体管构建出各种门电路,进而组建出各种功能性的集成电路,特别是发展出可弯曲的柔性集成电路,能作为现行硅基集成电路的有益补充,可广泛应用于价格标签、物联网、生物医疗、可穿戴电子学等领域。
3、近年来,由一个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联接一个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构建互补型有机非门电路的报道逐年增多[acs appl.mater.interfaces 2012,4,6176;adv.electron.mater.2016,2,1500385;adv.e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立体式互补型有机非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及依次位于其上的p型或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及n型或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所述p型或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及n型或p型有机薄膜晶体采用三维立体堆叠模式联接,共用一个栅电极作为输入端;其中,位于底部的p型或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采用顶栅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源电极/漏电极、聚合物半导体层、聚合物栅绝缘层及栅电极;位于顶部的n型或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采用底栅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栅电极、聚合物栅绝缘层、小分子半导体层及源电极/漏电极;位于底部的p型或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与位于顶部的n型或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相互联接,作为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立体式互补型有机非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及依次位于其上的p型或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及n型或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所述p型或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及n型或p型有机薄膜晶体采用三维立体堆叠模式联接,共用一个栅电极作为输入端;其中,位于底部的p型或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采用顶栅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源电极/漏电极、聚合物半导体层、聚合物栅绝缘层及栅电极;位于顶部的n型或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采用底栅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栅电极、聚合物栅绝缘层、小分子半导体层及源电极/漏电极;位于底部的p型或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与位于顶部的n型或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相互联接,作为输出端;所述非门电路在进行非逻辑运算时,p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联接工作电压,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作为接地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式互补型有机非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材质为玻璃、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式互补型有机非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电极/漏电极、栅电极的材质为氧化铟锡、金、银、铜、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式互补型有机非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栅绝缘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酰亚胺、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氯氟乙烯)、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式互补型有机非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半导体层为3-己基取代聚噻吩、{[n,n′-双(2-辛基十二烷醇)萘-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