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132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该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囱、集热器、换热器、循环管路和换热管路,烟囱具有余热回收段,并用于排放烟气,集热器设置于余热回收段,用于与烟气实现一次换热,换热器设置在烟囱外,并通过循环管路与集热器连接,以使换热器与集热器实现二次换热,循环管路中填充有第一循环介质,第一循环介质用于将集热器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换热器,换热管路与换热器连接,并用于连接至用热设备,换热管路中填充有第二循环介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对排放的烟气中提取热能,并且回收效果好,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金属锻造加工的生产环节,需要利用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中,除了用于金属锻造工件的升温以及锻造炉的炉膛保温之外,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经锻造炉的烟囱直接排放至大气,这样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的同时还会造成热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能够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对排放的烟气中提取热能,并且回收效果好,环保、节能。

2、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囱、集热器、换热器、循环管路和换热管路,所述烟囱具有余热回收段,并用于排放烟气,所述集热器设置于所述余热回收段,用于与所述烟气实现一次换热,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烟囱外,并通过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集热器连接,以使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集热器实现二次换热,所述循环管路中填充有第一循环介质,所述第一循环介质用于将所述集热器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并用于连接至用热设备,所述换热管路中填充有第二循环介质,所述第二循环介质用于将所述换热器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用热设备。

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余热回收段包括主路烟道和旁路烟道,所述主路烟道用于向外排放烟气,且所述主路烟道上设置有第一排烟调节阀,所述第一排烟调节阀用于导通或截断所述主路烟道;所述旁路烟道连接于所述主路烟道,且所述旁路烟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排烟调节阀的两侧,所述旁路烟道上设置有第二排烟调节阀,所述第二排烟调节阀用于导通或截断所述旁路烟道,所述集热器设置在所述旁路烟道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排烟调节阀的出气侧。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烟调节阀具有第一开度阀板,所述第一开度阀板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排烟调节阀的开度,所述第二排烟调节阀具有第二开度阀板,所述第二开度阀板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排烟调节阀的开度。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烟囱的出口处或所述旁路烟道上还设置有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用于平衡所述烟囱内的风压。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管路包括第一介质进管和第一介质出管,所述第一介质进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集热器的进口和所述换热器的出口,所述第一介质出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集热器的出口和所述换热器的进口,所述第一介质进管和/或所述第一介质出管上还设置有循环开关。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进管和/或所述第一介质出管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以使所述第一循环介质在所述集热器和所述换热器间循环流动。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管路还包括旁路管,所述旁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介质进管和所述第一介质出管,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旁路管与所述集热器之间,且所述旁路管上设置有旁路开关,所述循环开关位于所述旁路管与所述换热器之间。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路包括第二介质进管和第二介质出管,所述第二介质进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口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用热设备的出口,所述第二介质出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用热设备的进口。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介质进管和/或所述第二介质出管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件,以使所述第二循环介质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用热设备间循环流动。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进管和所述第一介质出管上均设置有压力检测计和自动减压器。

13、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在烟囱的余热回收段设置集热器,能够实现与烟气的一次换热,然后集热器通过循环管路与换热器连接,使得集热器与换热器实现二次换热,换热器换热后通过换热管路与用热设备连接,实现供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对排放的烟气中提取热能,并且回收效果好,环保、节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囱(110)、集热器(120)、换热器(130)、循环管路(140)和换热管路(150),所述烟囱(110)具有余热回收段,并用于排放烟气,所述集热器(120)设置于所述余热回收段,用于与所述烟气实现一次换热,所述换热器(130)设置在所述烟囱(110)外,并通过所述循环管路(140)与所述集热器(120)连接,以使所述换热器(130)与所述集热器(120)实现二次换热,所述循环管路(140)中填充有第一循环介质,所述第一循环介质用于将所述集热器(120)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换热器(130),所述换热管路(150)与所述换热器(130)连接,并用于连接至用热设备,所述换热管路(150)中填充有第二循环介质,所述第二循环介质用于将所述换热器(130)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用热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烟调节阀(113)具有第一开度阀板,所述第一开度阀板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排烟调节阀(113)的开度,所述第二排烟调节阀(114)具有第二开度阀板,所述第二开度阀板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排烟调节阀(114)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110)的出口处或所述旁路烟道(112)上还设置有引风组件(160),所述引风组件(160)用于平衡所述烟囱(110)内的风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140)包括第一介质进管(141)和第一介质出管(142),所述第一介质进管(14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集热器(120)的进口和所述换热器(130)的出口,所述第一介质出管(14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集热器(120)的出口和所述换热器(130)的进口,所述第一介质进管(141)和/或所述第一介质出管(142)上还设置有循环开关(1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进管(141)和/或所述第一介质出管(142)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144),以使所述第一循环介质在所述集热器(120)和所述换热器(130)间循环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140)还包括旁路管(145),所述旁路管(145)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介质进管(141)和所述第一介质出管(142),所述第一驱动件(144)设置在所述旁路管(145)与所述集热器(120)之间,且所述旁路管(145)上设置有旁路开关(146),所述循环开关(143)位于所述旁路管与所述换热器(1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150)包括第二介质进管(151)和第二介质出管(152),所述第二介质进管(151)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130)的进口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用热设备的出口,所述第二介质出管(152)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130)的出口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用热设备的进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进管(151)和/或所述第二介质出管(152)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件(153),以使所述第二循环介质在所述换热器(130)和所述用热设备间循环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进管(141)和所述第一介质出管(142)上均设置有压力检测计(147)和自动减压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囱(110)、集热器(120)、换热器(130)、循环管路(140)和换热管路(150),所述烟囱(110)具有余热回收段,并用于排放烟气,所述集热器(120)设置于所述余热回收段,用于与所述烟气实现一次换热,所述换热器(130)设置在所述烟囱(110)外,并通过所述循环管路(140)与所述集热器(120)连接,以使所述换热器(130)与所述集热器(120)实现二次换热,所述循环管路(140)中填充有第一循环介质,所述第一循环介质用于将所述集热器(120)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换热器(130),所述换热管路(150)与所述换热器(130)连接,并用于连接至用热设备,所述换热管路(150)中填充有第二循环介质,所述第二循环介质用于将所述换热器(130)收集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用热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烟调节阀(113)具有第一开度阀板,所述第一开度阀板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排烟调节阀(113)的开度,所述第二排烟调节阀(114)具有第二开度阀板,所述第二开度阀板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排烟调节阀(114)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110)的出口处或所述旁路烟道(112)上还设置有引风组件(160),所述引风组件(160)用于平衡所述烟囱(110)内的风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140)包括第一介质进管(141)和第一介质出管(142),所述第一介质进管(14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集热器(120)的进口和所述换热器(130)的出口,所述第一介质出管(14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集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黎辉刘朝辉薛文龙陈焦王瑜龚骏缪松男佴明凯梁喆邓小龙杨祖建刘朝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上乘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