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及施工工艺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及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404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回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及施工工艺,包括:汽车运输装置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工装置、第二加工装置和第三加工装置,第三加工装置侧面设置有软管,软管一端设置有换撑装置,第一传输装置侧面设置有输水管,输水管一端设置有储水管,储水管侧面设置有雾化喷头;有益效果为:原材料先经过第一加工装置进行加工在经过第二加工装置对原料进行破碎成粒径较小的回填材料,再经过第三加工装置使原料加工成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最后在通过软管将材料泵送至换撑装置,经过换撑装置再进一步加工,再往基坑下部输送即可完成回填,换撑装置还可以自由伸缩,能适应不同宽度的肥槽,可多次周转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回填,具体为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部分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周围建筑较密集,甚至紧挨旧楼,基坑距离旧楼间距仅有2-3m,基坑肥槽回填时难以进行施工组织,大型运输渣土车无行驶路线,使用塔吊吊运料斗回填则功效太低,人工进行回填效率低且无法保证安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换撑梁施工需搭设架体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架体拆除,此过程影响工期且措施费用高。

2、综上,传统的换撑及回填方式难以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且成本较高,对整个施工现场的施工部署造成很大影响,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及施工工艺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及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所述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包括:汽车运输装置,汽车运输装置表面设置有支撑架、第三加工装置和第二支撑架,支撑架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工装置,第二支撑架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工装置,第二加工装置上方设置有第二传输装置,第三加工装置侧面设置有软管,软管一端设置有换撑装置;

3、固定板,固定板一端设置有第一传输装置,第一传输装置侧面设置有输水管,输水管一端设置有储水管,储水管侧面设置有雾化喷头。

4、优选的,所述换撑装置表面设置有进料口,软管可连接在进料口内,换撑装置底部设置有释放口,释放口可对换撑装置内的原料进行排出进行回填,换撑装置表面设置有监测报警模块,监测报警模块具有监测换撑装置两侧支护及结构受力的作用,如有异常会及时进行报警;还可以监测回填材料是否满足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才会将材料往基坑下部输送,换撑装置内设置有机械弹簧。

5、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汽车运输装置的表面,第一加工装置加工后的原料可由第二传输装置输送进第二加工装置内,第二加工装置加工后的原料可由管道输送进第三加工装置内部。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汽车运输装置的表面,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传输装置的侧面,可利用固定板对第一传输装置进行固定支撑。

7、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内侧面设置有底板,底板表面设置有循环水泵,汽车运输装置侧面设置有水箱,循环水泵利用进水管连接进水箱内部,输水管连接在循环水泵的出水端。

8、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侧面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设置有多组,多组定位板关于第一传输装置侧面有规律的呈线性排列,定位板可对输水管进行支撑。

9、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工装置侧面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表面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设置有两组,两组定位杆关于第一加工装置对称分布,定位杆表面套设有升降板。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表面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与放置板,储水管固定连接在放置板的表面,缓冲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放置板的下表面,缓冲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表面,放置板可顺着导向杆进行上下位移。

11、优选的,所述升降板底部设置有管体,管体内设置有橡胶圈,第一加工装置侧面设置有底座,底座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升降端插入进橡胶圈内,通过橡胶圈的挤压可使管体与电动推杆的升降端进行卡合。

12、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13、s1:首先利用第一传输装置将原料输送进第一加工装置内部进行初步加工;

14、s2:然后将第一加工装置加工后的原料由第二传输装置送入进第二加工装置,经过第二加工装置对原料加工破碎成粒径较小的回填材料;

15、s3:最后在将第二加工装置加工后的原料输送进第三加工装置内部,使加工后的原料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具备泵送的条件,然后由第三加工装置配合着软管将原料送入进换撑装置内部,在利用换撑装置将原料由释放口排出对基坑进行回填。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及施工工艺,原材料先经过第一加工装置进行加工在经过第二加工装置对原料进行破碎成粒径较小的回填材料,再经过第三加工装置使原料加工成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具备泵送的条件,最后在通过软管将材料泵送至换撑装置,经过换撑装置再进一步加工,使其满足0.94压实系数,再往基坑下部输送即可完成回填,换撑装置不仅具有分层夯实回填的作用,还可以自由伸缩,能适应不同宽度的肥槽,可多次周转重复使用节约成本且安装较为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包括:汽车运输装置(1),汽车运输装置(1)表面设置有支撑架(2)、第三加工装置(6)和第二支撑架(4),支撑架(2)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工装置(3),第二支撑架(4)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工装置(5),第二加工装置(5)上方设置有第二传输装置(31),第三加工装置(6)侧面设置有软管(7),软管(7)一端设置有换撑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装置(8)表面设置有进料口(14),软管(7)可连接在进料口(14)内,换撑装置(8)底部设置有释放口(15),释放口(15)可对换撑装置(8)内的原料进行排出进行回填,换撑装置(8)表面设置有监测报警模块(16),监测报警模块(16)具有监测换撑装置(8)两侧支护及结构受力的作用,如有异常会及时进行报警,还可以监测回填材料是否满足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才会将材料往基坑下部输送,换撑装置(8)内设置有机械弹簧(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4)固定连接在汽车运输装置(1)的表面,第一加工装置(3)加工后的原料可由第二传输装置(31)输送进第二加工装置(5)内,第二加工装置(5)加工后的原料可由管道输送进第三加工装置(6)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一端固定连接在汽车运输装置(1)的表面,固定板(9)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传输装置(10)的侧面,可利用固定板(9)对第一传输装置(10)进行固定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0)内侧面设置有底板(17),底板(17)表面设置有循环水泵(18),汽车运输装置(1)侧面设置有水箱(32),循环水泵(18)利用进水管(19)连接进水箱(32)内部,输水管(11)连接在循环水泵(18)的出水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0)侧面设置有定位板(20),定位板(20)设置有多组,多组定位板(20)关于第一传输装置(10)侧面有规律的呈线性排列,定位板(20)可对输水管(11)进行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装置(3)侧面设置有安装板(21),安装板(21)表面设置有定位杆(22),定位杆(22)设置有两组,两组定位杆(22)关于第一加工装置(3)对称分布,定位杆(22)表面套设有升降板(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3)表面设置有导向杆(24),导向杆(24)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25)与放置板(26),储水管(12)固定连接在放置板(26)的表面,缓冲弹簧(25)一端固定连接在放置板(26)的下表面,缓冲弹簧(2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3)的表面,放置板(26)可顺着导向杆(24)进行上下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3)底部设置有管体(27),管体(27)内设置有橡胶圈(28),第一加工装置(3)侧面设置有底座(29),底座(29)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30),电动推杆(30)的升降端插入进橡胶圈(28)内,通过橡胶圈(28)的挤压可使管体(27)与电动推杆(30)的升降端进行卡合。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包括:汽车运输装置(1),汽车运输装置(1)表面设置有支撑架(2)、第三加工装置(6)和第二支撑架(4),支撑架(2)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工装置(3),第二支撑架(4)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工装置(5),第二加工装置(5)上方设置有第二传输装置(31),第三加工装置(6)侧面设置有软管(7),软管(7)一端设置有换撑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装置(8)表面设置有进料口(14),软管(7)可连接在进料口(14)内,换撑装置(8)底部设置有释放口(15),释放口(15)可对换撑装置(8)内的原料进行排出进行回填,换撑装置(8)表面设置有监测报警模块(16),监测报警模块(16)具有监测换撑装置(8)两侧支护及结构受力的作用,如有异常会及时进行报警,还可以监测回填材料是否满足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才会将材料往基坑下部输送,换撑装置(8)内设置有机械弹簧(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4)固定连接在汽车运输装置(1)的表面,第一加工装置(3)加工后的原料可由第二传输装置(31)输送进第二加工装置(5)内,第二加工装置(5)加工后的原料可由管道输送进第三加工装置(6)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一端固定连接在汽车运输装置(1)的表面,固定板(9)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传输装置(10)的侧面,可利用固定板(9)对第一传输装置(10)进行固定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狭小空间的自动换撑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0)内侧面设置有底板(17),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玥琪王世杰张旋叶瑞杰王镇涛李明辉魏书圣冯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