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测量
,特别涉及到一种背对背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和 预载荷游隙的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角接触球轴承在设计时存在配套径向游隙,只有在角接触球轴承配对并安装后才 可以具有轴向游隙或预载荷游隙,轴向游隙或预载荷游隙的大小取决于配对的另一角接触 球轴承的调节量。角接触球轴承具有不同细微处的结构变化,根据用户对角接触球轴承的使用要 求,可以提供背对背(DB配对型)时的轴向游隙(或称预游隙)或是预载荷游隙(或称预 载荷),背对背是指配对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大端面相互对应,背对背配对的角接触球轴承轴 向游隙和预载荷游隙的表示方法参见图1和图2。图1是背对背配对时角接触球轴承在轴向方向位移时所产生的轴向游隙,该轴向 游隙规定为正值。图2是背对背配对时角接触球轴承在轴向方向实现预紧时所产生预载荷游隙,该 预载荷游隙规定为负值或是零。背对背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或预载荷游隙现有的测量方法大致如下借用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凸出量测量仪测量单套角接触球轴承的凸出量,并修磨 凸出量,然后根据配对后背对背角接触球轴承的凸出量值换算为背对背角接触球轴承的轴 向游隙或预载荷游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对背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或预载荷游隙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先制作外圈隔套(4)、垫圈(1)、内径载荷块(7)和一个测量系统,所述外圈隔套(4)的内径与轴承Ⅰ或轴承Ⅱ的外圈内径相等,外圈隔套(4)的外径与轴承Ⅰ或轴承Ⅱ的外圈外径相等,并在外圈隔套(4)的径向开有两个对称的缺口槽;所述垫圈(1)的外径与轴承Ⅰ或轴承Ⅱ的内圈外径相等,垫圈(1)的内径与轴承Ⅰ或轴承Ⅱ的内圈内径相等;所述内径载荷块(7)具有凸台状,内径载荷块(7)的最大外径与轴承Ⅱ的内圈(2)外径相等,内径载荷块(7)凸台处的外径≤轴承Ⅱ的内圈(6)内径,内径载荷块(7)凸台处的宽度≤轴承Ⅱ宽度的一半,内径载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元,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