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41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面料,包括:内层织物、防护阵列层和表层织物,内层织物位于防护面料的里侧,所述表层织物位于防护面料的外表面,所述防护阵列层位于所述内层织物和所述表层织物之间,所述防护阵列层至少包含一个单元层,所述单元层由网孔织物、硬质防护阵列两者组合构成或由网孔织物、硬质防护阵列、柔性底布三者组合构成,所述网孔织物穿插于所述硬质防护阵列的中间平面,并将所述硬质防护阵列连为一体构成无覆布单元层或与所述柔性底部二次复合构成有覆布单元层。该防护面料保证面料防刺防切割性能的同时,兼顾了舒适性和运动灵活性,以防护阵列层为一个单元层的防护面料为例,其防割性能达A6级,防穿刺达3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个体防护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面料。


技术介绍

1、公安民警、缉毒警察以及特战队员在执行公务时常面临受到锐器伤害的威胁,而生活垃圾处理人员也会遇到碎玻璃、铁钉、图钉、刀片和金属丝等锐利物品对手部的刺割威胁。这些人员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护装备,容易遭受伤害,甚至可能因此错失行动良机而丧失生命。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和研究高度刺割防护等级的面料,以保障特殊行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具有重要意义。

2、刺割防护面料通常可分为硬质、半硬质和软质三种类型。硬质和半硬质面料主要采用金属材料或金属与纤维织物的复合材料制成。一项中国专利cn202653222u揭示了一种防割手套,其手套本体包括手指部和手掌部,手指部的防割层由纤维外层和钢丝构成,并且钢丝呈纵向排列,手掌部上还设置有橡胶层。这种设计结构提高了手指部的安全性,并增强了手套手掌部的强度,具备出色的防割性能。另一项专利w09603277则提出了一种将陶瓷涂层等离子喷涂于织物表面的方法。尽管致密的陶瓷涂层能够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但等离子喷涂工艺成本较高,生产时间过长,工艺复杂且难以大规模生产。

3、目前,软质防护面料常采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相对于硬质和半硬质面料,具有重量轻、舒适的特点。一项专利us7127879b2采用纤维加捻编织的方法制备防割织物,纤维之间紧密结合以实现防割效果。然而,干纤维密度较高且层数较多,导致透气性和舒适性较差,并且长时间使用后纤维逐渐磨损,防割效果也会下降。另一项中国专利cn206182432u在基布层上方涂覆一层含有刚性粒子的复合胶层,以提供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切割性能。然而,这种布面密封,透气性差,并且表面涂层容易在多次水洗或摩擦后剥离,导致防护性能下降,严重影响了防护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现实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防护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制成的刺割防护面料在高的刺割防护性能的基础上,难以兼顾面料的运动灵活性、舒适性,以及长期使用后刺割防护性能衰减严重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防护面料由内层织物、防护阵列层以及表层织物组成。其中,防护阵列层包括网孔织物和硬质防护阵列组合形成的至少一层单元层,网孔织物穿插于硬质防护阵列的中间平面,并将硬质防护阵列连为一体。内层织物选用四面弹的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或无纺布的一种,表层织物选用超纤布、皮革或低弹织物。本技术兼顾了面料的舒适性,具备优异且长期稳定的防刺防割性能,满足对刺割伤害有效防护的要求,适用于多种需要安全防护的场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防护面料,所述复合面料包括内层织物、防护阵列层和表层织物,所述内层织物位于所述复合面料的里侧,所述表层织物位于所述复合面料的外表面,所述防护阵列层位于所述内层织物和所述表层织物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阵列层至少包含一个单元层,所述单元层由网孔织物和硬质防护阵列组合构成,所述网孔织物穿插于所述硬质防护阵列的中间平面,并将所述硬质防护阵列连为一体。

4、优选地,所述硬质防护阵列由若干硬质防护模块组成,各硬质防护模块彼此独立,平面铺开,且间距均匀;所述硬质防护模块厚度为0.3-3mm,相邻模块间距为0.3-3mm;每一所述硬质防护模块均为柱体或台体,上、下表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或者为上述一种或多种组合的变化或衍生形态;所述上、下表面面积均为0.5-100mm2。

5、优选地,所述硬质防护模块厚度为0.5-1.5mm,相邻硬质模块间距为0.5-1.5mm,每一所述硬质防护模块的所述上、下表面面积均为4-25mm2;当所述上、下表面形状为椭圆形时,所述椭圆形的长短轴比小于3;所述多边形优选正六边形。

6、优选地,所述网孔织物为网眼布,所述网眼布是机织物或针织物;所述机织物为平纹或者斜纹组织结构;所述针织物为纬编或经编网布。

7、优选地,所述机织物网眼规格为8-120目;所述网眼布单个网孔面积为0.4-4mm2;所述网眼布克重为30-80g/m2。

8、优选地,所述内层织物是机织物、编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中的一种,且为四面弹织物。

9、优选地,所述内层织物克重为100-500g/m2,织物经纬向伸长率为10-100%;当所述内层织物是机织物时,所述机织物经纬密为30-60根/10cm,当所述内层织物是针织物时,所述针织物纵横密为30-60个/50mm。

10、优选地,所述柔性底布是机织物、编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中的一种,所述柔性底布与无覆布单元层通过面粘接方式粘接形成有覆布单元层。

11、优选地,所述柔性底布克重为50-400g/m2,织物经纬向伸长率为5-80%;当所述柔性底布是机织物时,所述机织物经纬密为30-60根/10cm,当所述柔性底布是针织物时,所述针织物纵横密为30-60个/50mm。

12、优选地,所述表层织物选自超纤布、皮革或低弹织物;当所述表层织物为超纤布时,所述超纤布厚度为0.35-3mm,克重为150-500g/m2。

13、优选地,所述单元层通过两层或两层以上堆叠后,三层硬质防护模块的面外方向的投影可覆盖整个平面,所述投影无孔洞、无缝隙。

14、优选地,所述单元层≥2时,所述防护阵列层各单元层之间为点连接或通过垂直柱体连接,所述垂直柱体设置在所述多层防护阵列层的外侧的两个单元层中,垂直柱体与所述两个最外侧的单元层中的阵列构成一个整体,垂直柱体的柱体部分穿过其他内侧单元层,所述柱体部分与其他内侧单元层中的阵列存在0.1-2mm的间距,所述柱体截面形状不限,柱体截面面积在1mm2-50mm2之间;所述复合面料的内层织物、防护阵列层以及表层织物之间为点连接、线连接或面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护面料的优点在于:

16、1.本技术的防护面料包括内层织物、防护阵列层和表层织物,其防护阵列层至少包括了由网孔织物和硬质防护阵列组合形成的一个单元层,且在该单元层中网孔织物穿插于所述硬质防护阵列的中间平面,并将所述硬质防护阵列连为一体,该复合面料保证面料防刺防切割性能的同时,兼顾了舒适性和运动灵活性。以防护阵列层为一个单元层的基础结构复合面料为例,其防割性能达ansi/isea 105-2016标准a6级,防穿刺en388-2016标准3级。

17、2.本技术的防护面料可灵活设置单元层硬质防护阵列中各硬质防护模块的形状和大小,避免硬质防护模块之间的间隙形成较长直线,保证了面料的高防切割性能。

18、3.本技术的复合面料通过调整防护阵列层单元层的层数,可以灵活制成不同等级或需求的高刺割防护等级的面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面料,包括:内层织物、防护阵列层和表层织物,所述内层织物位于所述防护面料的里侧,所述表层织物位于所述防护面料的外表面,所述防护阵列层位于所述内层织物和所述表层织物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阵列层至少包含一个单元层,所述单元层由网孔织物、硬质防护阵列两者组合构成或由网孔织物、硬质防护阵列、柔性底布三者组合构成,所述网孔织物穿插于所述硬质防护阵列的中间平面,并将所述硬质防护阵列连为一体构成无覆布单元层或与所述柔性底部二次复合构成有覆布单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防护阵列由若干硬质防护模块组成,各硬质防护模块彼此独立,平面铺开,且间距均匀;所述硬质防护模块厚度为0.3-3mm,相邻模块间距为0.3-3mm;每一所述硬质防护模块均为柱体或台体,上、下表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上、下表面面积均为0.5-100m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防护模块厚度为0.5-1.5mm,相邻硬质模块间距为0.5-1.5mm,每一所述硬质防护模块的所述上、下表面面积均为4-25mm2;当所述上、下表面形状为椭圆形时,所述椭圆形的长短轴比小于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织物为网眼布,所述网眼布是机织物或针织物;所述机织物为平纹或者斜纹组织结构;所述针织物为纬编或经编网布;所述机织物网眼规格为8-120目,单个网孔面积为0.4-4mm2;所述网眼布克重为30-8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织物是机织物、编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中的一种,且为四面弹织物;所述内层织物克重为100-500g/m2,织物经纬向伸长率为10-100%;当所述内层织物是机织物时,所述机织物经纬密为30-60根/10cm,当所述内层织物是针织物时,所述针织物纵横密为30-60个/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底布是机织物、编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中的一种,所述柔性底布与无覆布单元层通过面粘接方式粘接形成有覆布单元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底布克重为50-400g/m2,织物经纬向伸长率为5-80%;当所述柔性底布是机织物时,所述机织物经纬密为30-60根/10cm,当所述柔性底布是针织物时,所述针织物纵横密为30-60个/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织物选自超纤布、皮革或低弹织物;当所述表层织物为超纤布时,所述超纤布厚度为0.35-3mm,克重为150-500g/m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层通过两层或两层以上堆叠后,两层或两层以上硬质防护模块的面外方向的投影可覆盖整个平面,所述投影无孔洞、无缝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层≥2时,所述防护阵列层各单元层之间为点连接或通过垂直柱体连接,所述垂直柱体设置在所述防护阵列层的外侧的两个单元层中,垂直柱体与所述两个最外侧的单元层中的阵列构成一个整体,垂直柱体的柱体部分穿过其他内侧单元层,所述柱体部分与其他内侧单元层中的阵列存在0.1-2mm的间距,所述柱体截面形状不限,柱体截面面积在1mm2-50mm2之间;所述防护面料的内层织物、防护阵列层以及表层织物之间为点连接、线连接或面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面料,包括:内层织物、防护阵列层和表层织物,所述内层织物位于所述防护面料的里侧,所述表层织物位于所述防护面料的外表面,所述防护阵列层位于所述内层织物和所述表层织物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阵列层至少包含一个单元层,所述单元层由网孔织物、硬质防护阵列两者组合构成或由网孔织物、硬质防护阵列、柔性底布三者组合构成,所述网孔织物穿插于所述硬质防护阵列的中间平面,并将所述硬质防护阵列连为一体构成无覆布单元层或与所述柔性底部二次复合构成有覆布单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防护阵列由若干硬质防护模块组成,各硬质防护模块彼此独立,平面铺开,且间距均匀;所述硬质防护模块厚度为0.3-3mm,相邻模块间距为0.3-3mm;每一所述硬质防护模块均为柱体或台体,上、下表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上、下表面面积均为0.5-100m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防护模块厚度为0.5-1.5mm,相邻硬质模块间距为0.5-1.5mm,每一所述硬质防护模块的所述上、下表面面积均为4-25mm2;当所述上、下表面形状为椭圆形时,所述椭圆形的长短轴比小于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织物为网眼布,所述网眼布是机织物或针织物;所述机织物为平纹或者斜纹组织结构;所述针织物为纬编或经编网布;所述机织物网眼规格为8-120目,单个网孔面积为0.4-4mm2;所述网眼布克重为30-8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织物是机织物、编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中的一种,且为四面弹织物;所述内层织物克重为1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於涵王凤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七颗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