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75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面料,该面料由柔性织物和硬质树脂平台构成。柔性织物是具有一定弹性的柔性织物,硬质树脂平台由多种无机粉体增强热固性树脂构成,具有硬度高、力学性能好的优点。多个硬质树脂平台与柔性织物在物理空间内重叠形成粘结,各硬质树脂平台在柔性织物上彼此独立但相互接触。本技术防护面料对尖锐针状物(如针头)以及锋利片状物(如刀片)的刺割伤害防御性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及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伤害防护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面料。


技术介绍

1、在处理与毒贩和艾滋病患者相关的案件时,公安民警、缉毒警察和特战队员面临着被注射针头高速刺伤的风险,从而可能携带毒品或病毒细菌。同样地,处理医疗废弃物的工作人员也可能面临被注射针头刺伤的危险,因为这些废弃物可能携带病毒和细菌。此外,生活垃圾处理人员也面临着被碎玻璃、铁钉、图钉、刀片、金属丝等尖锐物品刺伤手部的威胁。甚至糖尿病患者在自行注射胰岛素时也存在被注射针头刺伤的危险。由于尖锐针头的尺寸较小,它们很容易穿透普通的防护服和防护手套。目前市场上的一般的个人防护服和防护手套主要采用皮革、乳胶和橡胶等材料,其防护等级较低,难以有效防护局部高应力刺割伤害(如注射针头)。

2、公开专利介绍了一种防割手套,该手套由手指部和手掌部组成。手指部的防割层由纤维外层和纵向排列的钢丝构成,而手掌部上覆盖有橡胶层。这种设计结构提高了手指部的安全性,增强了手套手掌部的强度,具有优异的防割性能,但没有防针刺功能。另一项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医用防刺手套,它包括手套本体、手指套、手心套、外表层、防护层和里料层。外表层采用丁腈橡胶制成,无毒、高强度和高弹性,防护层为防割布,里料层为天然乳胶,具有耐磨和耐穿刺性能。这种防护手套具备一定的防割性能和部分防刺性能,但无法有效防护针管的刺伤。公开专利描述了一种在织物表面喷涂陶瓷涂层的方法,通过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织物上形成致密的陶瓷层,从而提供了良好的防护效果。然而,这种技术的成本较高,生产时间较长,并且具有复杂的工艺,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公开专利描述了一种利用芳纶织物制成的防刺服,表面附有金属板以达到防刺效果。然而,这类服装相当笨重,无法提供所需的灵活性和柔软性。类似的方法还有将多层金属箔与芳纶纤维织物复合,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防刺效果。然而,金属箔的成本较高,制备过程复杂,并且柔韧性较差。另一项专利利用纤维加捻编织的方式制备防割织物,纤维之间紧密结合,可以提供防割效果。然而,由于纤维较为致密且层数较多,导致透气性和舒适性较差,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纤维可能会逐渐破损,从而降低防割效果,带来安全隐患。还有专利通过在基布层上方涂覆含有刚性粒子的复合胶层,提供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切割性能。然而,该布面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透气性较差。还有专利采用金属片相互交叉、平行布置编织金属编织层,制造出可贴身穿戴的柔性防针刺织物,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并且具备一定的透气性。然而,这种织物含有大量金属,导致质量较重,并且需要多层叠加使用。

3、目前也存在多种防护手套和织物的专利技术,其中包括一种由纤维外层和纵向排列的钢丝构成的手指部防割层和橡胶层覆盖的手掌部的防割手套;一种医用防刺手套,包括丁腈橡胶外表层、防割布防护层和天然乳胶里料层;一种在织物表面喷涂陶瓷涂层的方法,提供了良好的防护效果;一种利用芳纶织物和金属板制成的防刺服;一种将金属箔与芳纶纤维织物复合以实现防刺效果的方法;一种纤维加捻编织的防割织物;一种在基布层上方涂覆含有刚性粒子的复合胶层的防切割织物;以及一种采用金属片交叉编织的柔性防针刺织物。这些技术在防割、防刺和透气性等方面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防护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舒适度和防刺性能不能兼得的问题。本技术采用柔性织物作为柔性织物,柔性织物顶部与以多种无机粉体增强热固性树脂构成的硬质树脂平台底部在空间上重叠形成粘结。硬质树脂平台彼此独立,互相接触,构成柔软、防刺、防切割的高耐磨防护面料。本技术兼顾了面料的舒适度和防针刺性能,满足对局部高应力刺割伤害有效防护的要求,适用于多种需要安全防护的场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防护面料,所述防护面料由柔性织物和在所述柔性织物上的多个硬质树脂平台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织物为梭织物;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底部与柔性织物顶部在空间上重叠形成粘结,且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在所述柔性织物上彼此独立,任一独立硬质树脂平台与周围硬质树脂平台至少部分接触。

4、所述粘结空间内至少包含所述柔性织物中1个经纬纱交织点;所述柔性织物伸长率为0.5-50%,基底厚度为0.05-2mm;

5、更优选地,所述经纬纱交织点不少于4个;所述柔性织物伸长率为0.5-5%,柔性织物厚度为0.2-0.5mm。

6、优选地,所述硬质树脂平台由多种无机粉体增强热固性树脂构成,任一独立硬质树脂平台与周围硬质树脂平台的间距为0-1mm;所述硬质树脂平台邵氏硬度不低于50hd;所述无机粉体包含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硅灰石、碳酸钙、高岭土、硫酸钡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热固性树脂包含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树脂、呋喃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有机硅树脂的一种或多种。

7、优选地,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为柱状体或棱台,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上表面中心部分平坦与布面平行,硬质树脂平台边缘有圆弧形倒角;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上表面及下表面形状相同,所述形状为多边形;所述下表面面积为硬质树脂平台与柔性织物接触面面积。

8、优选地,所述圆弧形倒角的圆弧曲率半径为0.03-0.3mm,所述多个硬质树脂平台中单个硬质树脂平台下表面面积为0.2-100mm2,硬质树脂平台上表面面积与下表面面积之比值>0.75,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厚度为0.05-2mm;所述多边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或其组合,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下表面多边形边长为0.2-8mm。

9、更优选地,所述单个硬质树脂平台下表面面积为1-20mm2,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厚度为0.2-0.8mm;所述多边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或其组合,所述多边形边长为0.4-1.5mm。

10、优选地,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对所述柔性织物的平面覆盖率90-100%,

11、更优选地,所述平面覆盖率为96-100%。

12、优选地,所述防护面料可通过3d打印、丝网印刷、模压、刮涂方法制备。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防护面料具有以下优点:

14、(1)防护面料采用柔性织物为基底,赋予防护面料柔软手感。

15、(2)防护面料表面硬质树脂平台采用无机粉体增强的热固性树脂,使得防护面料表面具有高硬度、耐磨和防切割特性。

16、(3)不同硬质树脂平台之间发生相互接触,使得仅仅使用单层该防护面料即具备卓越的防针刺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面料,所述防护面料由柔性织物和在所述柔性织物上的多个硬质树脂平台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织物为弹性柔性织物;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底部与柔性织物顶部在空间上重叠形成粘结,且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在所述柔性织物上彼此独立,任一独立硬质树脂平台与周围硬质树脂平台至少部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织物为梭织物,厚度为0.05-2mm,所述柔性织物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形成经纬纱交织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内,硬质树脂平台底部与柔性织物顶部的粘结至少覆盖所述柔性织物中1个经纬纱交织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任一独立硬质树脂平台与周围硬质树脂平台的间距为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为柱状体或棱台,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上表面中心部分平坦与布面平行,硬质树脂平台边缘有圆弧形倒角;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上表面及下表面形状相同,所述形状为多边形;所述下表面面积为硬质树脂平台与柔性织物接触面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倒角的圆弧曲率半径为0.03-0.3mm,所述多个硬质树脂平台中单个硬质树脂平台下表面面积为0.2-100mm2,硬质树脂平台上表面面积与下表面面积之比值>0.75;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厚度为0.05-2mm;所述多边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或其组合;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下表面多边形边长为0.2-8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硬质树脂平台下表面面积为1-20mm2,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厚度为0.2-0.8mm;所述多边形边长为0.4-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对所述柔性织物的平面覆盖率为90-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覆盖率为96-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面料,所述防护面料由柔性织物和在所述柔性织物上的多个硬质树脂平台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织物为弹性柔性织物;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底部与柔性织物顶部在空间上重叠形成粘结,且所述硬质树脂平台在所述柔性织物上彼此独立,任一独立硬质树脂平台与周围硬质树脂平台至少部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织物为梭织物,厚度为0.05-2mm,所述柔性织物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形成经纬纱交织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内,硬质树脂平台底部与柔性织物顶部的粘结至少覆盖所述柔性织物中1个经纬纱交织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任一独立硬质树脂平台与周围硬质树脂平台的间距为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为柱状体或棱台,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上表面中心部分平坦与布面平行,硬质树脂平台边缘有圆弧形倒角;所述硬质树脂平台上表面及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於涵王凤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七颗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