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型梭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411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3
本技术涉及舒适型梭织面料,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内层,且内层的外侧粘覆连接有外表层,内层的内侧粘覆连接有舒适层,且内层包括有梭织层,梭织层的外侧贴敷有抑菌层,且抑菌层的上端贴敷有复合层,梭织层、抑菌层和复合层之间穿插有拉紧丝,且梭织层、抑菌层和复合层之间通过拉紧丝相连接,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舒适层和外表层,提高在使用时的舒适性和耐磨性,并通过抑菌层和抑菌纤维制成的第一复合丝和第二复合丝,使得本技术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且在进行制作时,通过拉紧丝使得梭织层、抑菌层和复合层相连接,使得在连接位置存在缝隙,进而具有蓬松感,在使用时,柔软度较高,具有较强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面料,特别是涉及舒适型梭织面料


技术介绍

1、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此类面料因织法经纬交错而牢固、挺括、不易变形。从组成成份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梭织面料在服装中的使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广泛用于各种高档服饰,梭织服装因其款式、工艺、风格等因素的差异在加工流程及工艺手段上有很大的区别,在现在布料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2、如公开号为:cn218020590u,一种舒适型梭织面料,涉及面料
,旨在解决面料作为沙发套使用时掉落在面料内垃圾不易清理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面料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层,接触层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面料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承接层,承接层的形变量大于面料本体的形变量,面料本体设置为变化纬重平组织,接触层设置为菱形斜纹组织,承接层设置为缎纹组织。本技术中设置有超细纤维,超细纤维与污物的接触面积大能够将污物吸入至面料内,从而提高面料的防污性。

3、然而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梭织工艺,导致较为紧密,导致面料的柔软度较差,导致在使用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且在进行使用时,抑菌性和耐磨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不便于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舒适型梭织面料,具有舒适性强,抑菌性和耐磨性较高的优点。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舒适型梭织面料,包括内层,且所述内层的外侧粘覆连接有外表层,所述内层的内侧粘覆连接有舒适层,且所述内层包括有梭织层,所述梭织层的外侧贴敷有抑菌层,且所述抑菌层的上端贴敷有复合层,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之间穿插有拉紧丝,且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之间通过所述拉紧丝相连接,在进行制作时,先对所述内层中的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进行单独制作,且在制作完成后,将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之间相贴敷,并在进行贴合后,通过所述拉紧丝进行蛇形穿插,将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之间相连接,并在进行连接后,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之间存在缝隙,进而提供蓬松质感,在进行使用时,辅助所述舒适层,提供舒适感,且通过所述抑菌层,在使用过程中,提高在使用时的抑菌效果,避免细菌滋生,并在对所述内层进行制作完成后,将所述外表层通过外部的粘接胶粘覆在所述内层的外侧,使得所述内层和所述外表层之间相连接,进而在使用过程中,提高外表面的耐磨效果,提高使用寿命,并将所述舒适层粘覆连接在所述内层的内侧,在进行使用时,所述舒适层与皮肤或使用者相接触,提高在使用时的触感和舒适感,进一步提高在使用时的使用效果,方便使用。

3、优选的,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上均匀扎制有通孔,且所述拉紧丝成蛇形穿插在所述通孔的内部之间,在进行制备所述内层时,将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上进行扎制所述通孔,使得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上的间隙通过所述通孔进行扩大,进而进一步的提高蓬松质感,且所述拉紧丝通过所述通孔进行蛇形穿插,进而避免在进行穿插所述拉紧丝时,导致所述梭织层、所述抑菌层和所述复合层中的纤维丝产生断裂,提高使用寿命。

4、优选的,所述抑菌层采用竹纤维丝、纳米银纤维丝中的一种,且所述抑菌层与所述梭织层和所述复合层之间不涂覆粘接料,且所述抑菌层采用竹纤维丝和纳米纤维丝中的一种,进而确保在使用时的抑菌效果,避免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细菌滋生,导致异味或对人体带来伤害。

5、优选的,所述复合层采用第一复合丝和第二复合丝进行交织而成,且所述第一复合丝与所述第二复合丝之间形成的空洞成菱形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复合丝和所述第二复合丝,在进行交织后形成的菱形结构,进而使得所述复合层具有较强的抗拉伸变形效果,提高在使用时的弹性。

6、优选的,所述第一复合丝与所述第二复合丝均包括有内芯丝和包覆丝,且所述包覆丝包覆在所述内芯丝的外侧,通过所述内芯丝和所述包覆丝,形成所述第一复合丝和所述第二复合丝,提高所述第一复合丝与所述第二复合丝之间的抗拉伸效果和使用效果,便于进行长时间使用。

7、优选的,所述内芯丝采用涤纶纱芯制成,且所述包覆丝采用抑菌纤维或棉纤维中的一种制成,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涤纶纱芯制成的所述内芯丝,具有较强的抗拉伸性能,且通过抑菌纤维或棉纤维制成的所述包覆丝,在使用时,具有抑菌效果或提高在使用时的舒适性,便于使用。

8、优选的,所述内层的下侧涂刷有纺织胶,且所述舒适层通过所述纺织胶粘覆在所述内层上,所述舒适层采用棉纤维纺织而成,在使用时,通过所述纺织胶,便于对所述舒适层进行粘覆连接。

9、优选的,所述外表层采用耐磨纤维纺织而成,且所述外表层与所述舒适层在进行纺织时,采用加捻纺织,且在纺织过程中均留有缝隙,在制作所述外表层和所述舒适层时,通过加捻纺织,便于提高在使用过程中的蓬松感,进一步提高在使用时的舒适性。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舒适层和外表层,提高在使用时的舒适性和耐磨性,并通过抑菌层和抑菌纤维制成的第一复合丝和第二复合丝,使得本技术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且在进行制作时,通过拉紧丝使得梭织层、抑菌层和复合层相连接,使得在连接位置存在缝隙,进而具有蓬松感,在使用时,柔软度较高,具有较强的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1),且所述内层(1)的外侧粘覆连接有外表层(2),所述内层(1)的内侧粘覆连接有舒适层(3),且所述内层(1)包括有梭织层(101),所述梭织层(101)的外侧贴敷有抑菌层(102),且所述抑菌层(102)的上端贴敷有复合层(103),所述梭织层(101)、所述抑菌层(102)和所述复合层(103)之间穿插有拉紧丝(104),且所述梭织层(101)、所述抑菌层(102)和所述复合层(103)之间通过所述拉紧丝(10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梭织层(101)、所述抑菌层(102)和所述复合层(103)上均匀扎制有通孔(105),且所述拉紧丝(104)成蛇形穿插在所述通孔(105)的内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102)采用竹纤维丝、纳米银纤维丝中的一种,且所述抑菌层(102)与所述梭织层(101)和所述复合层(103)之间不涂覆粘接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103)采用第一复合丝(4)和第二复合丝(5)进行交织而成,且所述第一复合丝(4)与所述第二复合丝(5)之间形成的空洞成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丝(4)与所述第二复合丝(5)均包括有内芯丝(6)和包覆丝(7),且所述包覆丝(7)包覆在所述内芯丝(6)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丝(6)采用涤纶纱芯制成,且所述包覆丝(7)采用抑菌纤维或棉纤维中的一种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的下侧涂刷有纺织胶(8),且所述舒适层(3)通过所述纺织胶(8)粘覆在所述内层(1)上,所述舒适层(3)采用棉纤维纺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层(2)采用耐磨纤维纺织而成,且所述外表层(2)与所述舒适层(3)在进行纺织时,采用加捻纺织,且在纺织过程中均留有缝隙。

...

【技术特征摘要】

1.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1),且所述内层(1)的外侧粘覆连接有外表层(2),所述内层(1)的内侧粘覆连接有舒适层(3),且所述内层(1)包括有梭织层(101),所述梭织层(101)的外侧贴敷有抑菌层(102),且所述抑菌层(102)的上端贴敷有复合层(103),所述梭织层(101)、所述抑菌层(102)和所述复合层(103)之间穿插有拉紧丝(104),且所述梭织层(101)、所述抑菌层(102)和所述复合层(103)之间通过所述拉紧丝(10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梭织层(101)、所述抑菌层(102)和所述复合层(103)上均匀扎制有通孔(105),且所述拉紧丝(104)成蛇形穿插在所述通孔(105)的内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梭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102)采用竹纤维丝、纳米银纤维丝中的一种,且所述抑菌层(102)与所述梭织层(101)和所述复合层(103)之间不涂覆粘接料。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纯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信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