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08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轴承座、阻尼器和驱动组件,所述轴承座内转动安装有变径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变径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阻尼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用于给所述驱动组件提供阻力。本技术能够使用不同尺寸的电芯,能够稳定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极片分离工序中隔离膜不能一直处于张紧状态、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回收拆解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变径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卷绕型锂电池拆解工艺中,包含正负极片分离工艺,分离过程中电芯会随着极片和隔离膜的分离而转动。但在实际应用中电芯内部有一定粘性,电芯被粘牢后不能顺畅转动,并且会随着隔离膜和极片一起移动,导致分离失败,因此需要一种装置能使电芯能平稳转动且不移动。目前行业中的做法是在电芯中间插入一根轴棒,电芯因此可以围绕轴棒转动,并且在轴棒的径向可限制电芯的窜动。在锂电池回收行业中,因卷绕型锂电池的尺寸规格相差很大,轴棒在大尺寸电芯中呈松动状态,所以大尺寸电芯在轴棒上转动时,电芯转动不稳定,电芯会在轴棒的径向和轴向随意窜动,可使隔离膜拉出过程中的张紧力消失。但极片分离工序要求隔离膜一直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径收放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卷绕型锂电池尺寸不一导致电芯在轴棒的径向和轴向窜动,不满足极片分离工序要求隔离膜处于张紧状态的要求,导致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3、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轴承座、阻尼器和驱动组件,所述轴承座内转动安装有变径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变径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阻尼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用于给所述驱动组件提供阻力。

4、本技术的变径组件变径范围大,不同规格尺寸的锂电池电芯均能方便上料,上料完成后,装置自动涨紧固定电芯,使电芯在径向和轴向都不能窜动;并且该装置装设有阻尼器,使电芯能恒阻力平稳转动,分离效果更佳。

5、所述变径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铰接连杆组的一端,所述连杆组的另一端铰接有横杆,所述套筒内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一端连接有气缸,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气缸转动,气缸伸缩带动滑动轴在套筒内滑动的同时,带动连杆组转动,连杆组的转动使横杆与套筒的距离发生变化。

6、所述驱动组件上安装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包括旋转端和固定端;旋转接头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使压缩空气从固定端输入,旋转端输出进入所述气缸。

7、所述连杆组包含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套筒铰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横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动轴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

8、所述连杆组为沿套筒周向分布的多个。

9、所述连杆组为4个,且沿套筒周向均匀分布。

10、所述横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方便电芯上料。

11、所述驱动组件为皮带轮。

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能够使用不同尺寸的电芯,能够稳定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极片分离工序中隔离膜不能一直处于张紧状态、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

14、(2)本技术变径范围大,不同规格尺寸的锂电池电芯均能方便上料,上料完成后,装置自动涨紧固定电芯,使电芯在径向和轴向都不能窜动;并且该装置装设有阻尼器,使电芯能恒阻力平稳转动,分离效果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轴承座、阻尼器和驱动组件,所述轴承座内转动安装有变径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变径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阻尼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用于给所述驱动组件提供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铰接连杆组的一端,所述连杆组的另一端铰接有横杆,所述套筒内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一端连接有气缸,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气缸转动,气缸伸缩带动滑动轴在套筒内滑动的同时,带动连杆组转动,连杆组的转动使横杆与套筒的距离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上安装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包括旋转端和固定端;旋转接头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使压缩空气从固定端输入,旋转端输出进入所述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包含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套筒铰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横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动轴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为沿套筒周向分布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为4个,且沿套筒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皮带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轴承座、阻尼器和驱动组件,所述轴承座内转动安装有变径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变径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阻尼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用于给所述驱动组件提供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铰接连杆组的一端,所述连杆组的另一端铰接有横杆,所述套筒内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一端连接有气缸,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气缸转动,气缸伸缩带动滑动轴在套筒内滑动的同时,带动连杆组转动,连杆组的转动使横杆与套筒的距离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上安装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包括旋转端和固定端;旋转接头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飞朱文文王俊凯张泽鑫张芾元罗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