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2471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包括控制发生器外箱体,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的一侧设有连接块A,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设有位于控制发生器外箱体一侧的连接块B,所述连接块A和连接块B之间设有收线筒,所述收线筒的外部缠绕有线管,所述收线筒的外部套设有防尘保护壳;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一侧两端的内部均设有定位槽,所述防尘保护壳的一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入定位槽内,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前后两端表面均设有两个插槽,所述防尘保护壳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导向杆。本技术通过可方便拆卸维修的防尘保护壳,提高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控制静电放电发生装置,具体为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


技术介绍

1、静电放电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当带电的物体靠近或接触一个导体时,电荷就要发生转移,这就是静电放电),静电放电对电气和电子设备、装置或系统的影响无处不在,是一种危害程度极高的电磁能量,静电放电发生器或叫静电放电模拟器,俗称静电放电枪是电磁兼容测量与试验中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中的重要设备,目的是为了检验电子设备受到外来静电放电时能否正常工作。

2、在发生器本体拿起携带时,由于检测头和连接板固定于发生器本体一侧,使得装置整体机体增大,从而使得装置笨重不便于携带,同时其将导管设于外部,易容易上灰受潮,导致导管易受到伤害降低使用寿命。

3、针对现有专利号为cn202220125356.8公开了一种控制静电发生的装置,采用了设置有清灰组件,随着导管收回,擦灰板可对导管四周进行除灰,使得导管收回后更加干净,防止导管上灰受潮,使得导管更加安全,避免了导管上灰受潮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设置有收纳组件,在装置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转动转杆,带动卷绕筒对导管进行收卷,使得导管收纳至收纳腔中,从而使得装置外观更加整洁,便于装置携带,且可进一步对导管进行保护,避免了装置笨重不便于携带的情况,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现有收线装置是手动运行不是自动运行,费时费力,其收线装置位于控制静电发生的装置的内部,如有损坏需要将整个装置拆开进行维修更换,较为繁琐,不便于后续的工作效率;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

/>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收线装置是手动运行不是自动运行,费时费力,其收线装置位于控制静电发生的装置的内部,如有损坏需要将整个装置拆开进行维修更换,较为繁琐,不便于后续的工作效率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包括控制发生器外箱体,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的一侧设有连接块a,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设有位于控制发生器外箱体一侧的连接块b,所述连接块a和连接块b之间设有收线筒,所述收线筒的外部缠绕有线管,所述收线筒的外部套设有防尘保护壳;

3、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一侧两端的内部均设有定位槽,所述防尘保护壳的一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入定位槽内,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前后两端表面均设有两个插槽,所述防尘保护壳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导向杆,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设有凸块,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设有两个插块,两个所述插块均插入两个插槽内,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两端均设有矩形块,两个所述矩形块的前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后端面设有套设有在导向杆外部的导向块,所述连接杆与导向块之间设有活动轴,所述凸块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凸块的内部设有与内螺纹啮合且与安装块贯穿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设有位于凸块内部的压块。

4、优选的,所述连接块a的内部设有t型槽,所述连接块b的内部设有活动槽,所述收线筒的上端面设有位于t型槽内部的t型块,所述收线筒下端面设有位于活动槽内部的t型短轴。

5、优选的,所述连接块b内部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方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设有套设在t型短轴外部且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

6、优选的,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的四个端脚均固定这样支撑块,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的前端面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一侧设有位于控制发生器外箱体前端面的操控装置,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的上方设有把手。

7、优选的,所述线管的前端面连接有检测头,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的一侧设有连接座,所述线管的后端面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插入连接座内。

8、优选的,所述防尘保护壳前后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散热孔,所述防尘保护壳的内部设有滤板,所述防尘保护壳的前端面设有检测头盖板。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在进行拆卸时收线旋转螺纹杆使得其在凸块的内部与其内壁的内螺纹啮合连接,当其旋转到凸块的内壁位置时其会将凸块向一侧进行带动使得凸块一侧的连接板一并移动,则连接板一侧的两个插块也在其移动的同时慢慢从控制发生器外箱体内部的插槽当中脱离即可,最后可通过向一侧拔动防尘保护壳使得其两端的定位块从控制发生器外箱体内部的定位槽当中脱离即可完成拆卸;

11、2、本技术通过在安装是首先将防尘保护壳两端的定位块卡入控制发生器外箱体内部的定位槽当中固定,与此同时防尘保护壳两侧的安装块也分别位于控制发生器外箱体前端面和后端面,此时与拆卸时方向旋转螺纹杆使得其一侧的压块方向在凸块内部移动,直到其与连接板接触将其向一侧进行压动,直到连接板一侧两个插块与安装块贯穿插入控制发生器外箱体内部的插槽当中完成固定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包括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块A(6),所述连接块A(6)的下方设有位于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一侧的连接块B(13),所述连接块A(6)和连接块B(13)之间设有收线筒(8),所述收线筒(8)的外部缠绕有线管(9),所述收线筒(8)的外部套设有防尘保护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A(6)的内部设有T型槽(16),所述连接块B(13)的内部设有活动槽(17),所述收线筒(8)的上端面设有位于T型槽(16)内部的T型块(7),所述收线筒(8)下端面设有位于活动槽(17)内部的T型短轴(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B(13)内部的一侧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上方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部套设有主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1)的一侧设有套设在T型短轴(14)外部且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面的四个端脚均固定这样支撑块,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的前端面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一侧设有位于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前端面的操控装置(2),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的上方设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9)的前端面连接有检测头,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座,所述线管(9)的后端面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插入连接座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保护壳(3)前后两端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散热孔,所述防尘保护壳(3)的内部设有滤板,所述防尘保护壳(3)的前端面设有检测头盖板(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包括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块a(6),所述连接块a(6)的下方设有位于控制发生器外箱体(1)一侧的连接块b(13),所述连接块a(6)和连接块b(13)之间设有收线筒(8),所述收线筒(8)的外部缠绕有线管(9),所述收线筒(8)的外部套设有防尘保护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a(6)的内部设有t型槽(16),所述连接块b(13)的内部设有活动槽(17),所述收线筒(8)的上端面设有位于t型槽(16)内部的t型块(7),所述收线筒(8)下端面设有位于活动槽(17)内部的t型短轴(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静电放电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b(13)内部的一侧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上方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部套设有主动齿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丰俭温百为
申请(专利权)人:欧陆电子电器检测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