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2053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涉及清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框架,框架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有保护壳,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贯穿保护壳连接有清淤组件,车体的顶端开设有与清淤组件相配合的方孔,车体顶端中部设置有抽淤泵。本技术结构合理可靠,操作简单,使得可以同步对管道内坚硬的淤泥进行破碎以及内壁表面附着的顽固淤泥进行清理的同时,还能对抽出的淤泥进行淤水分离,并且使得过滤后的淤泥进行及时的清理出来,从而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提高该给排水清淤装置的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清淤效率,适用性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清淤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1、给水排水工程研究的是水的一个社会循环的问题,在给排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清淤装置。管道清淤是将管道进行疏通,清理管道里面的淤泥,保持长期畅通,以防止城市发生内涝。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用水量不断增多,排水量也越来越大,其管道清淤、管道修复、管道疏通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管道清淤是将管道进行疏通,清理管道里面的淤泥,保持长期畅通,以防止城市发生内涝,管道清淤需要用到给排水清淤装置,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理工作。现有的给排水清淤装置不便于对同步对管道内坚硬的淤泥进行破碎以及内壁表面附着的顽固淤泥进行清理,导致清淤效果不佳,适用性不广。

2、例如,中国专利cn218667854u公开了一种给排水清淤装置,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上的储淤箱、抽淤泵,所述抽淤泵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储淤箱连通、输入端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自由端连接有抽淤管。

3、该给排水清淤装置存在以下缺点:虽然:通过设置破淤机构能够对粘在排水渠的底部的淤泥进行有效破碎,有利于抽淤管对淤泥的抽取,但是不便于对同步对管道内坚硬的淤泥进行破碎以及内壁表面附着的顽固淤泥进行清理,导致清淤效果不佳,适用性不广。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p>

3、(二)技术方案

4、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框架,框架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有保护壳,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贯穿保护壳连接有清淤组件,车体的顶端开设有与清淤组件相配合的方孔,车体顶端中部设置有抽淤泵,抽淤泵的一端设置有抽淤管,抽淤泵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淤管,车体顶部另一端设置有储淤箱,储淤箱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配合设置有过滤组件,储淤箱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

6、进一步的,为了在清淤组件的作用下,使得可以同步对管道内坚硬的淤泥进行破碎以及内壁表面附着的顽固淤泥进行清理的同时,还可以在太阳轮的作用下,使得行星轮带动若干刮刀进行同步运动,从而更加均匀的对管内壁表面附着的顽固淤泥进行清理,进而提高了给排水清淤装置的清淤效率,适用性更广,清淤组件包括设置在保护壳底部的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内齿圈,内齿圈的圆周内侧啮合设置有若干行星轮,行星轮的一侧啮合设置有太阳轮,行星轮的底部设置有三角板,三角板与行星轮之间均通过连杆相连,连杆底端均连接有刮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贯穿固定架、太阳轮及三角板并连接有绞龙。

7、进一步的,为了在过滤组件的作用下,使得便于对抽出的淤泥进行淤水分离,并且使得过滤后的淤泥进行及时的清理出来,从而可以避免过滤板长时间使用造成过滤孔堵塞,影响后续过滤效率,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进而提高该给排水清淤装置的过滤效率,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动槽内部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两端对称设置有拉手,支撑架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旋转件,支撑架的一侧壁开设有与旋转件相配合的旋转孔,支撑架的一侧底部开设有与旋转件相配合的限位槽一,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的顶端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滑动槽的一侧底端开设有限位槽二,旋转件包括旋转把手,旋转把手的一侧设置有与旋转孔相配合的旋转轴,旋转轴底端设置有与限位槽一相配合的限位板,且限位板与限位槽二相配合。

8、(三)有益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配置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结构合理可靠,操作简单,使得可以同步对管道内坚硬的淤泥进行破碎以及内壁表面附着的顽固淤泥进行清理的同时,还能对抽出的淤泥进行淤水分离,并且使得过滤后的淤泥进行及时的清理出来,从而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提高该给排水清淤装置的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清淤效率,适用性更广。

11、2、通过设置清淤组件,使得在清淤组件的作用下,可以同步对管道内坚硬的淤泥进行破碎以及内壁表面附着的顽固淤泥进行清理的同时,还可以在太阳轮的作用下,使得行星轮带动若干刮刀进行同步运动,从而更加均匀的对管内壁表面附着的顽固淤泥进行清理,进而提高了给排水清淤装置的清淤效率,适用性更广。

12、3、通过设置过滤组件,使得在过滤组件的作用下,便于对抽出的淤泥进行淤水分离,并且使得过滤后的淤泥进行及时的清理出来,从而可以避免过滤板长时间使用造成过滤孔堵塞,影响后续过滤效率,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进而提高该给排水清淤装置的过滤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液压伸缩杆(3),所述液压伸缩杆(3)的伸缩端连接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贯穿所述保护壳(4)连接有清淤组件(6),所述车体(1)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清淤组件(6)相配合的方孔(7),所述车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抽淤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壳(4)底部的固定架(601),所述固定架(601)的底部设置有内齿圈(602),所述内齿圈(602)的圆周内侧啮合设置有若干行星轮(603),所述行星轮(603)的一侧啮合设置有太阳轮(6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603)的底部设置有三角板(605),所述三角板(605)与所述行星轮(603)之间均通过连杆(606)相连,所述连杆(606)底端均连接有刮刀(607),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架(601)、所述太阳轮(604)及所述三角板(605)并连接有绞龙(6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3)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2)内部的支撑架(131),所述支撑架(131)的一侧两端对称设置有拉手(132),所述支撑架(13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旋转件(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1)的一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旋转件(133)相配合的旋转孔(134),所述支撑架(13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旋转件(133)相配合的限位槽一(1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36),所述过滤板(136)的顶端开设有若干过滤孔(137),所述滑动槽(12)的一侧底端开设有限位槽二(13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133)包括旋转把手(139),所述旋转把手(139)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旋转孔(134)相配合的旋转轴(1310),所述旋转轴(1310)底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一(135)相配合的限位板(1311),且所述限位板(1311)与所述限位槽二(138)相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液压伸缩杆(3),所述液压伸缩杆(3)的伸缩端连接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贯穿所述保护壳(4)连接有清淤组件(6),所述车体(1)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清淤组件(6)相配合的方孔(7),所述车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抽淤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壳(4)底部的固定架(601),所述固定架(601)的底部设置有内齿圈(602),所述内齿圈(602)的圆周内侧啮合设置有若干行星轮(603),所述行星轮(603)的一侧啮合设置有太阳轮(6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省水资源的给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603)的底部设置有三角板(605),所述三角板(605)与所述行星轮(603)之间均通过连杆(606)相连,所述连杆(606)底端均连接有刮刀(607),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架(601)、所述太阳轮(604)及所述三角板(605)并连接有绞龙(6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孔令慧李硕商罡张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乐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