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佘曦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03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横机山板包括若干个编织系统和与编织系统配套使用的织针组件,编织系统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选针区、工位板区和编织三角区,工位板区设有不织压片和三个活动压板,编织三角区设有成圈翻针三角和两个度目三角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调节不织压片、活动压板和两个度目三角的位置,可以使得织针组件完成不同的针织,且在工作过程中,避免了长针针踵和叉针针踵之间的推抵动作,使得编织稳定,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横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


技术介绍

1、针织横机是一种要求高稳定性的针织机械,在针织产品生产领域应用广泛。现有针织横机,按选针方式大致可分为多段多级选针系统、单段多级选针系统和直选直挺针系统,其机械部分主要由山板三角系统、针床组件、选针器、罗拉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部件和送纱系统部件组成。

2、横机山板编织三角由长针上针踵工作的移圈三角、移圈拦针三角和针对长针下针踵工作的起针三角、接圈三角、成圈三角及度目三角组成。其中移圈三角和成圈三角为联动三角设计,其中一个三角工作时另一个不工作。

3、现有设计中的缺点是,在一个编织过程需要不同的三角分别对上下针踵发生先后的推抵动作,因此在编织过程中,山板的编织三角对长针的针踵推抵工作速度不能提高,速度快易容易造成编织不稳定、撞针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具有减少了上下针踵所需的动作,从而防止上下针踵相互推抵,提高编织效率的优点。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包括若干个编织系统和与编织系统配套使用的织针组件,

4、所述编织系统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选针区、工位板区和编织三角区,所述工位板区设有不织压片和三个活动压板,

5、所述编织三角区设有成圈翻针三角和两个度目三角,两个所述度目三角对称的设置在成圈翻针三角的两侧,所述编织三角区对称的设有两条倾斜的滑道,两个所述度目三角分别位于两条滑道内,且与滑道滑动配合;

6、所述度目三角上设有移圈起针轨道,所述成圈翻针三角的下部设有接圈轨道,所述成圈翻针三角的中部设有成圈轨道,所述成圈翻针三角的上部设有移圈轨道,所述移圈轨道与移圈起针轨道相接;

7、所述织针组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选针片、叉针、连接长针和织针,所述选针片与选针区配合,所述叉针上设有叉针针踵,所述叉针针踵与活动压板在同一高度,所述活动压板用于调节叉针针踵的位置,所述连接长针上设有长针针踵,所述长针针踵用于调节长针的高度,以实现对织针位置的调节。

8、作为优选,位于边缘的所述编织系统远离相邻编织系统的一侧设有上护山三角和清针三角,所述上护山三角位于清针三角的上方,所述长针针踵从上护山三角和清针三角之间经过,并进入至编织三角区内;所述叉针针踵沿着清针三角的底部移动,并进入到工位板区内。

9、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度目三角分别为前侧度目三角和后侧度目三角,所述前侧度目三角为工作时长针针踵进入侧的度目三角,所述后侧度目三角为工作时长针针踵移出侧的度目三角,所述前侧度目三角的一条侧边与上护山三角的一条侧边相抵,所述上护山三角用于限定前侧度目三角的移动斜率。

10、作为优选,所述前侧度目三角位于滑道最上端时,所述前侧度目三角的底面高度高于长针针踵的高度,以使长针针踵从前侧度目三角的下方经过;

11、所述前侧度目三角位于滑道最下端时,所述长针针踵位于移圈起针轨道开口之间的高度,以使所述长针针踵能够进入至移圈起针轨道。

12、作为优选,若干编织系统之间设有上中护山三角,所述上中护山三角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编织系统的后侧度目三角相抵,所述上中护山三角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编织系统的前侧度目三角相抵,所述上中护山三角的下方也设有清针三角,从上一个所述编织系统中移出的长针针踵经由上中护山三角和清针三角之间的位置,并进入至下一个编织系统内。

13、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压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斜面,所述不织压片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用于引导叉针针踵移动。

14、作为优选,所述接圈轨道的两端均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用于引导长针针踵的移动。

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长针的上端与织针连接,所述连接长针的下端悬空,所述叉针的上端位于连接长针的外侧,且与连接长针相抵,所述选针片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叉针的下端位于凸块的上端面,所述选针片用于调节叉针的高度。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现有设计中的移圈三角、起针三角、接圈三角和成圈三角替换为一个成圈翻针三角,同构两个可以活动的度目三角、三块活动压板和一个不织压片来对织针组件上的叉针针踵和长针针踵进行位置上的调节,其中长针针踵跟随叉针针踵动作,两个针踵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相互独立,不会相互产生影响,从而使得长针针踵在使用时不会与既定轨道脱离,增加编织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编织系统和与编织系统配套使用的织针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边缘的所述编织系统远离相邻编织系统的一侧设有上护山三角(31)和清针三角(32),所述上护山三角(31)位于清针三角(32)的上方,所述长针针踵(76)从上护山三角(31)和清针三角(32)之间经过,并进入至编织三角区(3)内;所述叉针(72)针踵沿着清针三角(32)的底部移动,并进入到工位板区(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度目三角(5)分别为前侧度目三角(52)和后侧度目三角(53),所述前侧度目三角(52)为工作时长针针踵(76)进入侧的度目三角(5),所述后侧度目三角(53)为工作时长针针踵(76)移出侧的度目三角(5),所述前侧度目三角(52)的一条侧边与上护山三角(31)的一条侧边相抵,所述上护山三角(31)用于限定前侧度目三角(52)的移动斜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度目三角(52)位于滑道(6)最上端时,所述前侧度目三角(52)的底面高度高于长针针踵(76)的高度,以使长针针踵(76)从前侧度目三角(52)的下方经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若干编织系统之间设有上中护山三角(33),所述上中护山三角(33)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编织系统的后侧度目三角(53)相抵,所述上中护山三角(33)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编织系统的前侧度目三角(52)相抵,所述上中护山三角(33)的下方也设有清针三角(32),从上一个所述编织系统中移出的长针针踵(76)经由上中护山三角(33)和清针三角(32)之间的位置,并进入至下一个编织系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板(9)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斜面,所述不织压片(8)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用于引导叉针(72)针踵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圈轨道(41)的两端均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用于引导长针针踵(76)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长针(73)的上端与织针(74)连接,所述连接长针(73)的下端悬空,所述叉针(72)的上端位于连接长针(73)的外侧,且与连接长针(73)相抵,所述选针片(71)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叉针(72)的下端位于凸块的上端面,所述选针片(71)用于调节叉针(72)的高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编织系统和与编织系统配套使用的织针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边缘的所述编织系统远离相邻编织系统的一侧设有上护山三角(31)和清针三角(32),所述上护山三角(31)位于清针三角(32)的上方,所述长针针踵(76)从上护山三角(31)和清针三角(32)之间经过,并进入至编织三角区(3)内;所述叉针(72)针踵沿着清针三角(32)的底部移动,并进入到工位板区(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度目三角(5)分别为前侧度目三角(52)和后侧度目三角(53),所述前侧度目三角(52)为工作时长针针踵(76)进入侧的度目三角(5),所述后侧度目三角(53)为工作时长针针踵(76)移出侧的度目三角(5),所述前侧度目三角(52)的一条侧边与上护山三角(31)的一条侧边相抵,所述上护山三角(31)用于限定前侧度目三角(52)的移动斜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度目三角(52)位于滑道(6)最上端时,所述前侧度目三角(52)的底面高度高于长针针踵(76)的高度,以使长针针踵(76)从前侧度目三角(52)的下方经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建国佘曦
申请(专利权)人:佘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