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013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8
本技术公开了耐磨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弹性纱与耐磨纱,耐磨纱形成2+2罗纹组织,弹性纱编织于2+2罗纹组织上并形成衬垫组织,弹性纱上每间隔至少两个针距设置有凸段,在弹性纱中,凸段的弹性小于相邻两个凸段之间的弹性。本技术通过耐磨纱进行面料主体结构的编织,可以充分利用涤纶纤维的高强度和高耐磨性以提高袖口面料的强度和耐磨度,使得面料可以承受更长时间的摩擦而不破损,而添入弹性纱使罗纹组织成为衬垫组织的形式,可以进一步加强面料整体结构强度,并且由于弹性纱自身具有较强的弹性,因此在形成衬垫组织后并不会对面料的弹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耐磨面料


技术介绍

1、面料是用于制作服装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用于满足服装在使用时的各种需求。

2、由于服装的各部分需求也不相同,因此会经常采用不同的面料进行制作,如制作外套袖口的面料要求一定的弹性,以便于手的活动,但是当人们的双手在桌面上工作时,袖口常会与桌面产生摩擦,长期时间的摩擦可能会使得袖口处出现破损。

3、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耐磨面料。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耐磨面料,包括弹性纱与耐磨纱,所述耐磨纱以2+2罗纹组织的形式进行编织,所述弹性纱编织于所述2+2罗纹组织上并形成衬垫组织,所述弹性纱上每间隔至少两个针距设置有凸段。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纱的规格为40d。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为氨纶包覆纱,其芯纱采用氨纶单丝,其外包纱由棉纤维加捻而成。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的捻度为500捻/米-750捻/米,所述凸段由涤纶纤维间隔缠绕而成。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段与所述2+2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交织。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2+2罗纹组织的圈弧长度小于其圈柱的长度。

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通过耐磨纱进行面料主体结构的编织,可以充分利用涤纶纤维的高强度和高耐磨性以提高袖口面料的强度和耐磨度,使得面料可以承受更长时间的摩擦而不破损,而添入弹性纱使罗纹组织成为衬垫组织的形式,可以进一步加强面料整体结构强度,并且由于弹性纱自身具有较强的弹性,因此在形成衬垫组织后并不会对面料的弹性造成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磨面料,包括弹性纱(2)与耐磨纱(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1)形成2+2罗纹组织,所述弹性纱(2)编织于所述2+2罗纹组织上并形成衬垫组织,所述弹性纱(2)上每间隔至少两个针距设置有凸段(21),在所述弹性纱(2)中,所述凸段(21)的弹性小于相邻两个凸段(21)之间的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1)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纱(1)的规格为40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2)为氨纶包覆纱,其芯纱(22)采用氨纶单丝,其外包纱(23)由棉纤维加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2)的捻度为500捻/米-750捻/米,所述凸段(21)由涤纶纤维间隔缠绕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段(21)与所述2+2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交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2+2罗纹组织的圈弧长度小于其圈柱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磨面料,包括弹性纱(2)与耐磨纱(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1)形成2+2罗纹组织,所述弹性纱(2)编织于所述2+2罗纹组织上并形成衬垫组织,所述弹性纱(2)上每间隔至少两个针距设置有凸段(21),在所述弹性纱(2)中,所述凸段(21)的弹性小于相邻两个凸段(21)之间的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1)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纱(1)的规格为40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面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莉清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仕宇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