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行波管收集极辐射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994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行波管收集极辐射散热器。包括一个金属套筒和位于金属套筒外表面的至少两个金属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翼片具有至少一个开槽,开槽后的金属翼片的表面积不少于开槽前的金属翼片的表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对空间行波管收集极辐射散热器的金属翼片具有开槽,而辐射能量与辐射面积成正比,只要保证开槽后的金属翼片的辐射表面积不少于开槽前的金属翼片的辐射表面积,则开槽后的空间行波管收集极辐射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几乎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对金属翼片进行开槽却有效降低了空间行波管收集极辐射散热器的重量,进而降低整个空间行波管的重量,减轻了卫星发射的负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微波真空电子
,具体涉及空间行波管放大系统中的收集 极辐射散热器。
技术介绍
空间行波管广泛应用于各种卫星以及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转发器、数据传输系 统、雷达与电子对抗发射机等的末级功率放大器。空间行波管主要由电子枪、慢波结构、磁 聚焦系统、收集极和输入输出耦合装置五部分组成。其中,收集极负责接收与电磁波互作用 后的废弃电子注并将其能量进行回收。与电磁波互作用后的废弃电子注打到收集极内表 面,将其动能转化为热能,在收集极内表面产生大量的废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将收集极 内表面的废热排出,则会导致收集极温度过高,影响空间行波管的工作寿命、输出功率及运 行稳定性。为了提高空间行波管的输出功率,保证其运行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各 种有效措施将收集极表面的废热排散到宇宙空间中去,以降低收集极的温度。在空间行波管中,收集极内外都是真空状态,不存在对流散热,像风冷和水冷这样 的散热手段不再适用。目前,多采用热传导结合热辐射的方式对收集极进行散热,即采用导 热系数比较高的金属材料将收集极内表面的热能通过热传导传导至收集极外表面,然后在 收集极的外表面安装辐射散热器,将热能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行波管收集极辐射散热器,包括一个金属套筒和位于金属套筒外表面的至少两个金属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翼片具有至少一个开槽,开槽后的金属翼片的表面积不少于开槽前的金属翼片的表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王彬蓉黄桃胡权朱小芳李建清杨中海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