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超高产杂种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1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以植物生物技术过程中产生的不育植物或经异常生态条件处理而不育的生物技术植物和遗传不育、生态不育、化学杂交剂不育杂种为亲本,与品种或杂种杂交,生产超高产生物技术杂种和多交种。(*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的名词注解遗传不育由于遗传原因造成的不育,如细胞质不育,细胞核不育,又称基因不育。生态不育由于生态条件变化造成的不育,包括物理因素不育、化学因素不育、生物因素不育等。化学杂交剂不育用化学物质抑制雄性发育,造成的雄性不育。生物技术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创造生物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生物工程,离体培养,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等。异常生态条件所有不同于植物原生长地的物理、农业、化学、生物等等环境条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杂交种生产的新方法。目前,人类生产杂交种的方法,一般是用雄性不育系与对雄性不育性具有恢复能力的常规品种进行一次杂交。这种方法生产的杂种,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但优势有一定的限度。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人们采用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进行杂交,如亚种间杂交水稻。然而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间杂交,常常造成杂种不育。对于人工去雄容易的植物如玉米,人类也曾用杂交种作亲本,生产优势更强的三交种或双交种。但三交种或双交种其自交系繁殖与制种需要隔离区太多,且去雄太烦杂。(赵洪璋、王金陵、孙济中主编,《作物育种学》,农业出版社,北京,1981年,74-97,432-438;袁隆平、陈洪新等著《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1988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生产超高产杂交种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理之一是何觉民提出的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该理论认为,植物雄性不育,是不育基因在特定生态条件下的表达,如果离开了这种生态条件,雄性不育就可转化为雄性可育,因而任何雄性不育,包括生物工程雄性不育,都有其可育时空区间,都可以找到其自交结交的生态条件,因而都可以自交繁殖,同时,由于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雌配子数大大少于雄配子数,因而受到严格的遗传学、生理学保护,其对异常生态条件的耐受力大大强于雄配子,因而在异常生态条件下,植物首先做出的反应往往是雄性不育,因而从理论上讲,任何植物品种,包括生物工程品种,都有其雄性不育而雌性可育的时空区间,都是雄性不育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之二为,植物的杂种优势,在一定范围内与植物品种间的差异呈正相关,因而用生物工程品种与不育系配制杂种,优势更强。其次,植物的杂种优势具有累加性。因而三交种和多交种较之单交种,也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为,以植物生物技术(含生物工程、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离体培养等)过程中产生的不育植物或经异常生态条件处理而不育的生物技术植物和遗传不育杂种、生态不育杂种、化学杂交剂不育杂种为亲本,与品种或杂种杂交,生产超高产生物技术杂种和多交杂种。人类在用生物技术改良植物的过程中,常常获得不少雄性不育植株,对于这种不育株,人们通常没有利用。本专利技术对这种不育株进行物理、农业、化学、生物处理,如强迫自交(即把不育株的花药捏碎,挤出少量花粉授于其柱头上),对短日照植物不育株给予≤11.5小时/天的短日处理,对长日照植物不育株给予≥12.5小时/天的长日照处理,对喜温植物不育株给予≥35℃,喜凉植物不育株给予≥20℃的高温处理或对喜凉植物不育株给以≤11℃,对喜温植物不育株给以≤22℃的低温处理,或将其植于优良的土肥水热光条件下,或施以化学、生物复育剂,使之雄性可育,得到自交种子,在相应的可育条件下生产不育系种子,在相反条件(即不育条件下)与其他品种或杂种异交,获得超高产生物技术植物杂种。对于可育的生物技术植物,本专利技术给予异常生态条件处理,使之雄性不育,与通常在异常生态条件下生长或耐异常生态条件或未经异常生态条件处理的品种异交,获得超高产生物技术杂种。对于遗传不育植物,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法生产超高产杂种①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恢复系的杂种作父本与遗传不育系杂交;②对遗传不育杂种以异常生态条件处理,与相应的通常在异常生态条件下生长或耐异常生态条件或未经异常生态条件处理的恢复系或恢复系间杂种异交;③用对遗传不育不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与遗传不育系杂交,获得不育单交种,再用恢复系或恢复系间杂种与之异交。对于生态不育植物,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法生产超高产杂种①将在某种条件下仍不育的植物生态不育杂种种植在该不育条件下,与另一品种或杂种杂交;②给生态不育杂种以异常生态条件处理,使之不育,与通常在异常生态条件下生长或耐异常生态条件或未经异常生态条件处理的品种或杂种异交;③给植物品种以异常生态条件处理,使之不育,与通常在异常生态条件下生长或耐异常生态条件或未经异常生态条件处理的生态不育杂种异交。对于化学杂交剂不育植物,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法生产超高产杂种。①给化学杂交剂杂种施以化学杂交剂,使之不育,与未施化学杂交剂的另一品种或杂种异交;②给品种施以化学杂交剂,使之不育,与未施化学杂交剂的杂种异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生物技术和杂交种的基础上配制杂种,使植物超高产杂交种生产成为现实。籼稻良种IR72转基因不育株进行强迫自交或割去不育主茎与大分蘖促发小分蘖,置于短日(≤11.5小时/天)或高温(≥35℃)条件下,获得自交种子,如此连续数代,直至稳定,稳定株系置于长日(≥12.5小时/天)或低温(≤34℃)条件下,则不育,与明恢63异交,获得转基因杂交稻。水稻明恢63与密阳46杂交一代与II-32A异交,获得II-32A×(明恢63×密明46)三交种。光温敏不育小麦Es-10与津麦2号杂种一代于长沙10月初播,则不育,与83-2异交,获得(Es-10×津麦2号)×83-2三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植物超高产杂种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生物技术过程中产生的不育植物或经异常生态条件处理而不育的生物技术植物或遗传不育杂种、生态不育杂种、化学杂交剂不育杂种为亲本与品种或杂种杂交,生产超高产生物技术杂种和多交杂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生产植物超高产杂种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生物技术过程中产生的不育植物或经异常生态条件处理而不育的生物技术植物或遗传不育杂种、生态不育杂种、化学杂交剂不育杂种为亲本与品种或杂种杂交,生产超高产生物技术杂种和多交杂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生物技术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育株进行物理、农业、化学、生物处理如强迫自交,对短日照植物不育株给予≤11.5小时/天的短日处理,对长日照植物不育株给予≥12.5小时/天的长日照处理、对喜温植物不育株给予≥35℃,喜凉植物不育株给予≥20℃的高温处理或对喜凉植物不育株给予≤11℃,对喜温植物不育株给予≤22℃的低温处理,或将不育株种植于优良的土肥水热光条件下,或施以化学、生物复育剂,使其之雄性可育,得到自交种子,将自交种子种植于不育条件下,与其他品种或杂种异交,获得超高产生物技术杂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可育的生物技术植物以异常生态条件处理,使之雄性不育,与通常在异常生态条件下生长或耐异常生态条件或未经异常生态条件处理的品种异交,获得超高产生物技术杂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觉民隆荣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觉民科技发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