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特别涉及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1、轴承和油封是驱动马达(气马达、电马达、液压马达等)重要组成部件,驱动马达单元是利用两侧的油封组件(油封和防尘盖组成)对轴承单元进行密封防止轴承单元内的润滑脂泄漏或者外部的油渍等异物的浸入,油封组件是否正确压装影响着驱动马达可靠性和安全性;轴承单元内径中的紧固套起着连接两个内组件的作用,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两内组件轴向窜动,使密封组件受到损伤,且异物易通过两内组件小端间隙处进出轴承单元内部,影响轴承单元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驱动马达轴承单元的油封组件压装。
2、传统工艺采用手动铜棒击打模式,目测控制油封组件的压入量完成压装。由于在压装过程中未对油封组件定位,仅靠目测保证油封组件外径与马达轴承单元外圈密封面内径对齐易使油封组件歪斜,在压力作用下油封组件变形失效或压装倾斜;另一方面对油封组件压入轴承单元外圈的深度无法定量控制,易造成油封组件压装不到位,凸出轴承端面,影响轴承单元在驱动马达的装配,且密封效果不佳,易发生泄漏。轴承单元紧固套是在两内组件与外圈装配完毕后由操作人员采用手工方式压入,易出现压入深度过深或者过浅,紧固效果不好,在运输过程中易掉落,造成轴承单元油封受损,影响轴承单元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油封与轴承通过光轴串联全自动切补供给,实现一次供料,长周期补料供给等优点,压装规格多样化。压装力与压装位移参数化配方可针对不同规格驱动马达压装作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组件(1)、伺服电缸(3)和承接板(14),所述压头组件(1)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缸(3),所述伺服电缸(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两端均下压固定连接有串料轴(15),且串料轴(15)的外部套设有若干轴承(5)和油封(6),底端所述轴承(5)和油封(6)的底端贴合有承接板(14),所述承接板(14)和支撑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14)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气缸,所述分离气缸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切料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同心度调节螺杆(7),所述同心度调节螺杆(7)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块,且螺纹块和伺服电缸(3)的延伸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组件(1)的内部中处设置有自定心三抓气缸(8),所述自定心三抓气缸(8)的驱动端设置有夹指(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缸(3)的驱动端和压头组件(1)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组件(1)、伺服电缸(3)和承接板(14),所述压头组件(1)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缸(3),所述伺服电缸(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两端均下压固定连接有串料轴(15),且串料轴(15)的外部套设有若干轴承(5)和油封(6),底端所述轴承(5)和油封(6)的底端贴合有承接板(14),所述承接板(14)和支撑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14)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气缸,所述分离气缸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切料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封轴承复合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杨标,吴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研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