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变形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71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4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变形修复设备,包括修复装置和千斤顶,修复装置包括橡胶圈、两个第一弧形板和两个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径向外壁的圆弧半径均与橡胶圈的内径相对应,两个第一弧形板上下对称设于橡胶圈内且径向外壁分别与相应侧的橡胶圈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弧形板左右对称设于两个第一弧形板之间且径向外壁分别与相应侧的橡胶圈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的径向两端分别设有适于第二弧形板的相应侧端部对接锁紧的锁紧结构,两个第一弧形板和两个第二弧形板的径向外壁的弧长之和与橡胶圈的内壁周长相对应,修复装置套在千斤顶上。本技术结构简单,用于修复变形管道时的操作简便,可快速完成管道变形的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变形修复设备,或者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小管径管道变形修复设备,属于管道修复。


技术介绍

1、排水管道在投入运营数年后,由于地面荷载、自身寿命、流体腐蚀和养护不当等原因,经常会出现不同等级的缺陷(变形或破损),小管径排水管道变形是管道检测中常见的结构性缺陷,也是对管道运行影响最严重的管道缺陷。由于人工无法进入小管径管道进行作业,现有的非开挖修复技术无法直接对小管径管道的变形进行修复,目前对于小管径管道的变形修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开挖换管;(2)采用水平定向钻机钻导向孔穿过管道变形塌陷部位,然后采用塌陷处理钻头将塌陷部位破坏并向外挤压恢复管道形状,采用短钢管及时支撑,然后再进行非开挖修复;(3)利用顶进挤压设备对管道塌陷变形部位进行处理复位,同时采用预制钢环节节顶进将管道贯通,再进行非开挖修复。另外,公开号为cn114017577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置换系统及方法,采用环切钻头对旧管进行破碎,跟随环切钻头移动的顶进装置通过推动新管占据旧管移动前的位置,实现旧管的破碎及新管的置换。然而,这些修复方式均对施工条件和施工设备的要求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变形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装置和千斤顶,所述修复装置包括橡胶圈、两个第一弧形板和两个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径向外壁的圆弧半径均与所述橡胶圈的内径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上下对称设于所述橡胶圈内且圆心角相对,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径向外壁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橡胶圈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板左右对称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之间且圆心角相对,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径向外壁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橡胶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径向两端分别设有适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相应侧端部对接锁紧的锁紧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径向外壁的弧长之和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变形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装置和千斤顶,所述修复装置包括橡胶圈、两个第一弧形板和两个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径向外壁的圆弧半径均与所述橡胶圈的内径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上下对称设于所述橡胶圈内且圆心角相对,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径向外壁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橡胶圈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板左右对称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之间且圆心角相对,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径向外壁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橡胶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径向两端分别设有适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相应侧端部对接锁紧的锁紧结构,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径向外壁的弧长之和与所述橡胶圈的内壁周长相对应,所述千斤顶位于修复装置内,其底部抵在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壁上,竖向顶推件的顶端抵在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板分别位于所述千斤顶的左右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变形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为适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径向端部卡接的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变形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端部内壁上的锁紧弧形板,所述锁紧弧形板的径向外壁的圆弧半径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径向内壁的圆弧半径相对应,所述锁紧弧形板的端部向外伸出其所在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相应侧端部,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相应侧端部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辉张学慧吕海江张志彬杨伟超侯德苏涛朴立君周正聪张乐一秦艳军朱松岭石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河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