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通流改造用环体平吊转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141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通流改造用环体平吊转位装置,包括底板和立固架,所述立固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表面,所述底板和立固架上分别连接有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的前方连接有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固定板、连接杆、U型板、液压缸和夹固板,所述连接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U型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U型板的端部,所述夹固板固定连接在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旋转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组件,使得环体在进行平移吊装后能够根据放置角度需求进行相应的旋动,从而确保两两环体叠放后的相配性,达到叠放后更加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隔板吊装相关,具体为一种汽轮机通流改造用环体平吊转位装置


技术介绍

1、静叶隔板是蒸汽轮机通流部分的主要部件之一,形状为环体。隔板的尺寸制造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系统改造的产品质量,对实现汽轮机组节能改造的性能指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隔板加工装配过程中,通常基于受力状态、放置平稳、节省空间的考虑,外环、内环均为平行叠放,这个时候的叠放自然离不开平吊转位装置的配合;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平吊转位装置多为一根吊带、两人协作起吊,单点起吊;这样就会造成使用的耗时耗力性,而且起吊后的平移也不方便;最后就是起到后的水平角度一定,很难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容易导致两两叠放不稳定的现象发现,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通流改造用环体平吊转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轮机通流改造用环体平吊转位装置,包括底板和立固架,所述立固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表面,所述底板和立固架上分别连接有横向移动机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通流改造用环体平吊转位装置,包括底板(1)和立固架(2),所述立固架(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端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立固架(2)上分别连接有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的前方连接有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固定板(3)、连接杆(4)、U型板(5)、液压缸(6)和夹固板(7),所述连接杆(4)通过轴承与固定板(3)转动连接,所述U型板(5)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的下端,所述液压缸(6)固定安装在U型板(5)的端部,所述夹固板(7)固定连接在液压缸(6)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3)和连接杆(4)之间连接有旋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通流改造用环体平吊转位装置,包括底板(1)和立固架(2),所述立固架(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端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立固架(2)上分别连接有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的前方连接有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固定板(3)、连接杆(4)、u型板(5)、液压缸(6)和夹固板(7),所述连接杆(4)通过轴承与固定板(3)转动连接,所述u型板(5)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的下端,所述液压缸(6)固定安装在u型板(5)的端部,所述夹固板(7)固定连接在液压缸(6)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3)和连接杆(4)之间连接有旋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通流改造用环体平吊转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座(12)、第一伺服电机(13)、竖向螺纹杆(14)和竖向螺纹座(15),所述固定座(12)固定安装在立固架(2)的上方正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端表面,所述竖向螺纹杆(14)固定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且上端与固定座(12)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竖向螺纹座(15)螺纹套接在竖向螺纹杆(14)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孝忠姜焕龙李光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杭中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