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292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表面涂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及制备工艺,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基底表面沉积单层结构的透明硬质涂层,利用元素掺杂与薄膜干涉原理,能够实现良好的减弱蓝光透过率的效果,操作简单,制备得到的涂层具有高的硬度,提高了涂层的耐磨性,同时,通过调控磁控溅射的工艺参数,能够精确调整SiN和AlN之比,进而调整涂层对不同波长蓝光及其余可见光的透过率,可控性强,尤其降低了短波段有害蓝光的透过率,保护视力,而长波段的有益蓝光则能够更多的穿透涂层,并且对其余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透过率,有利于显色的清晰度和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涂层,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和隐患也更加明显,眼睛的不适、视力的衰退等蓝光伤害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可见光中的蓝光由于其波长短、能量高、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容易对人眼造成伤害,而常用的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成为蓝光伤害的源头。因而,保护视力、捍卫眼部健康的防蓝光技术成为了电子行业关注的课题,各种治疗、预防蓝光对眼睛造成伤害的研究也成为了视觉健康领域的研发热点。一方面,通过各种防蓝光屏、防蓝光膜减少电子设备对外辐射的蓝光,另一方面,通过防蓝光眼镜对眼睛进行防护,减少透射至人眼的蓝光。

2、目前,防蓝光技术主要包括吸收型和反射型两种技术。其中,吸收型防蓝光技术通过在基材中添加蓝光吸收剂,或通过向基材上镀制的薄膜中添加蓝光吸收材料,来实现防蓝光,例如,公开号为cn104375285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蓝光镜片,通过在镜片上设置钕镨混合物膜层,以及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铟的混合物膜层吸收蓝光,最后在最外层蒸镀钯,得到反光膜,然而,最外层的钯的硬度不高,在长时间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基底置于磁控溅射系统的腔室中,抽真空后通入氩气和氮气,开启铝靶和硅靶的电源进行共沉积,制备得到透明硬质涂层,其中,所述铝靶的射频溅射功率为280-320W,所述硅靶的直流溅射功率为28-55W,所述氩气的流量为20-60sccm,所述氮气的流量为3-10sccm,溅射的时间为50~10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靶的溅射功率为290-310W,所述硅靶的溅射功率为28-52W,所述氩气的流量为35-45sccm,所述氮气的流量为3-10s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基底置于磁控溅射系统的腔室中,抽真空后通入氩气和氮气,开启铝靶和硅靶的电源进行共沉积,制备得到透明硬质涂层,其中,所述铝靶的射频溅射功率为280-320w,所述硅靶的直流溅射功率为28-55w,所述氩气的流量为20-60sccm,所述氮气的流量为3-10sccm,溅射的时间为50~10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靶的溅射功率为290-310w,所述硅靶的溅射功率为28-52w,所述氩气的流量为35-45sccm,所述氮气的流量为3-10sccm,溅射的时间为55~90min。

3.一种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减弱蓝光的透明硬质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硬质涂层的元素组成包括al、si和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吉白瑞珊哈斯巴根陆科宇张存修赵明华汪达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