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107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涉及汽车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包括下底盘,下底盘和上车身通过若干连接点固定连接,连接点受到冲击后失效断裂或分离,上车身和下底盘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用于下底盘与上车身分离后对上车身进行缓冲,缓冲装置上设置有导轨;导轨用于限制上车身在下底盘上的移动范围,车辆遭遇碰撞后下底盘与上车身分离,随着上车身相对于下底盘产生位移被动性的触发多种缓冲手段,解决了现有的车身底盘缓冲装置缓冲手段需要车辆或驾驶员判断无法避免碰撞后需要主动性启动,遭遇突发性碰撞时会导致缓冲手段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导致乘员受到较大的伤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驾驶,具体为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车辆的正面碰撞(例如由“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和“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标准”(iihs)定义的正面碰撞)期间,车辆的前部结构部件通过变形吸收能量。一些车辆的副车架没有被设计成可以自车身底部脱离。这种设计通常会需要额外的吸能部件和约束系统以在正面碰撞期间适当地处理能量。

2、现有的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如cn212604961u公布的一种车辆碰撞吸能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缓冲手段需要车辆或驾驶员判断,无法避免碰撞后需要主动性启动,遭遇突发性碰撞时会导致缓冲手段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导致乘员受到较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包括下底盘,下底盘和上车身通过若干连接点固定连接,连接点受到冲击后失效断裂,上车身和下底盘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用于下底盘与上车身分离后对上车身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盘(1),下底盘(1)和上车身(2)通过若干连接点(3)固定连接,连接点(3)受到冲击后失效断裂,上车身(2)和下底盘(1)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缓冲装置(4),缓冲装置(4)用于下底盘(1)与上车身(2)分离后对上车身(2)进行缓冲,缓冲装置(4)包括滑动导轨(6);滑动导轨(6)用于限制上车身(2)在下底盘(1)上的移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点(3)的连接方法包括焊接、铆接、螺接、勾连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盘(1),下底盘(1)和上车身(2)通过若干连接点(3)固定连接,连接点(3)受到冲击后失效断裂,上车身(2)和下底盘(1)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缓冲装置(4),缓冲装置(4)用于下底盘(1)与上车身(2)分离后对上车身(2)进行缓冲,缓冲装置(4)包括滑动导轨(6);滑动导轨(6)用于限制上车身(2)在下底盘(1)上的移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点(3)的连接方法包括焊接、铆接、螺接、勾连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4)包括上滑动件(5)和滑动导轨(6),上滑动件(5)与上车身(2)固定连接,滑动导轨(6)固定连接在下底盘(1)上,上滑动件(5)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滑动导轨(6)上,滑动导轨(6)的纵向截面由水平段(601)和竖直段(602)组合为t字形,滑动导轨(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上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弹簧杆(8),弹簧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撞击板(9),撞击板(9)上安装有缓冲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底盘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段(602)前后两侧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一刘国平汪翔颜旭王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