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透湿复合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107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透湿复合布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超细消光多F的涤纶纤维制得具有高密度的基布,然后利用微分子防水剂和柔软剂对基布进行防水整理,再以转移涂布的方式将由聚氨酯树脂制得的微多孔膜贴合到基布上,使制得的复合布不但具有很好的防水透湿功能,而且质地柔软,色牢度强,同时具有超高的抗撕裂和撕破牢度,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对防水透湿面料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透湿涤纶复合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防水透湿织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分为涂层涂布,转移贴合及织成高密度等三种方 式。涂层涂布是将聚合物溶液连续涂布于织物上,使之在织物表面形成薄膜;转移贴合通常 是将聚合物树脂涂布在离型纸上,再与基布贴合;此两种方式得到的防水透湿布通常具有 较高的耐水压与透湿性,但也存在缺点,如织物原有的柔软感会因涂布而变硬,聚合物膜吸 湿易膨润变形等等。高密度透湿防水织物利用细纤度多条数丝纱为原料,配合织机布的性 能,可调整使经纬密度达到最大极限,使组织间空隙降到最小而实现防水透湿的效果,但这 种织物往往经水洗后其防水透湿性容易变差,且加工再现性差,无法达到稳定的品质要求。微多孔湿法涂层是一种特殊的织物涂布方式,它是依靠成膜时形成大量孔径小于 10微米的微孔,这些微孔能阻止水滴(平均直径100微米)渗入而获得耐水压,却允许水蒸 气分子(平均直径0. 0004微米)通过,从而获得透湿性。微多孔涂层织物遇水不易膨胀, 更具耐水洗性,同时又可确保提供比普通涂层织物更高的透湿透气性能,因而近些年来发 展很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高密度织物和微多孔涂层 的各自优点结合起来,提供一种防水透湿涤纶复合布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2/2的细斜纹组织织造法,将消光多F的超细涤纶纤维,经喷水织机织造 成基布,所述消光多F的超细涤纶纤维的截面直径在4 7微米之间;(2)、使步骤(1)所制成的基布在染缸内连续10小时不间断地循环上色;(3)、对经步骤(2)的布进行水洗,然后在110 120°C的温度范围内,使水洗后的 基布以40 50米/分钟的速度通过烘干拉幅定型机进行烘干拉幅定型;(4)、使经步骤(3)处理后的布以30 40米/分钟的速度勻速通过盛放有防水处 理液的液槽,并于180 195°C的温度下烘干拉幅定型,所述防水处理液由微分子防水剂、 柔软剂以及水按重量配比5 12 1 4 100组成;(5)、配制微多孔透湿浆料,以0. 2 0. 5mm的刮刀间隙将其涂覆于离型纸上,并于 190 210°C的温度条件下烘干整平,形成微多孔透湿膜;所述的微多孔透湿浆料的重量配 比组成为聚氨酯树脂100份,二甲基甲酰胺15-25份,甲苯60-80份,架桥剂20-30份,促 进剂6-8份;(6)、将步骤(5)所得的微多孔透湿膜贴于步骤⑷所得的布上,经压辊挤压和高 温烘干后,剥离离型纸,使微多孔透湿膜转移贴合到布的表面,制得防水透湿复合布;所述压辊挤压的速度为10 20米/分钟,所述高温烘干的温度在180 200°C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选用消光多F的超细涤纶纤维织造成基布,不但能使面料 更柔软,没有刺眼的光泽,而且能使基布具有很高的密度,因而具有超强的抗撕裂和撕破牢度。步骤(2)中,基布的染色过程可通过常规的染色工艺进行,优选地,使基布在 200 220°C,5公斤(490kPa)压力下进行连续10小时的循环上色,所用染料的组分百分比 为吉化染料ECP黑79%,2BAN兰19%,200#红玉2%。经过上述高温高压染色处理的基布 其色牢度显著增强,按照GBT8427-2008可达到6级。步骤(4)中,所述的微分子防水剂的主要成分为全氟烷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它 是一种优越的防水防油抑菌的水溶性整理剂,为乳白色液体,PH值在4 6之间,主要用于 棉纤维、涤纶纤维、粘胶纤维和其混纺纤维面料的防水整理。所述的柔软剂是一种高活性阳离子聚酯型季铵盐,它是一种浅黄色粉末状物质, 使用时先将一定量的柔软剂溶于温水中,低速搅拌至呈均勻浆状后冷却备用。所述的防水处理液中,微分子防水剂、柔软剂以及水优选的配比组成为 8:2: 100。经过防水处理液处理的面料不仅能够显著增强面料的防水效果,同时也可以 使面料变得更加柔软,改善面料的触摸手感。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6)中,微多孔透湿膜转移到布上的贴合量为60 70克/米, 复合布中微多孔透湿膜的微孔孔径在水分子直径到2 3微米之间。所述的微多孔透湿膜,是利用聚氨酯混合液中溶剂和助剂等的极性差异、溶解度 和挥发度差异等,通过调节聚氨酯混合液的配方,使聚氨酯在烘干成膜后其内部形成直径 在水滴和水分子直径之间的众多微孔。尺寸在此范围内的微孔,可以使人体皮肤和汗液等 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分子通过,而将雨滴等阻挡在外,因此能起到防水透湿的作用。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诸多优点本专利技术所制得 的防水透湿复合布,兼具微多孔防水透湿膜和高密度织物的各自优点,面料不但具有很好 的防水透湿的性能,同时还具有舒适柔软的触摸手感、很高的色牢度以及很强的抗撕裂和 撕破牢度。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防水透湿复合布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对防水透湿面料的需求, 可广泛应用于高档多功能服装、户外服装、防寒服、床上用品以及装饰用面料等等。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1)、采用2/2的斜纹组织织造法,将消光多F的超细涤纶纤维167dtex/288f经喷 水织机织造成基布;(2)、使步骤(1)所制成的基布于200°C,490kPa压力下,在染缸内连续10小时不 间断地循环上色;所用染料由31. 5g吉化染料ECP黑,7. 54g2BAN兰和0. 76g 200#红玉组 成;(3)、对经步骤(2)的布进行水洗,然后在110°C的温度条件下,使水洗后的基布以 40米/分钟的速度通过烘干拉幅定型机进行烘干拉幅定型;(4)、使经步骤(3)处理后的布以30米/分钟的速度勻速通过盛放有防水处理液的液槽,并于180°C的温度下烘干拉幅定型,所述防水处理液由微分子防水剂、柔软剂以及 水按重量配比8 2 100组成;(5)、配制微多孔透湿浆料,以0. 2mm的刮刀间隙将其涂覆于离型纸上,并于200°C 的温度条件下烘干整平,形成微多孔透湿膜;所述的微多孔透湿浆料的重量配比组成为 聚氨酯树脂100g,二甲基甲酰胺15g,甲苯60g,架桥剂20g,促进剂6g ;(6)、将步骤(5)所得的微多孔透湿膜贴于步骤⑷所得的布上,经压辊挤压和高 温烘干后,剥离离型纸,使微多孔透湿膜转移贴合到布的表面,制得防水透湿复合布;压辊 挤压的速度为10米/分钟,高温烘干的温度为190°C。按照GB12704-1991的标准测试织物的透湿性,所得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透湿性 达到5000g/m2. d ;按照GB/T4745-1997的标准测试其防水性,所得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耐 水压60kPa。实施例2(1)、采用2/2的斜纹组织织造法,将消光多F的超细涤纶纤维167dtex/288f经喷 水织机织造成基布;(2)、使步骤(1)所制成的基布于210°C,490kPa压力下,在染缸内连续10小时不 间断地循环上色;所用染料由31. 5g吉化染料ECP黑,7. 54g2BAN兰和0. 76g 200#红玉组 成;(3)、对经步骤(2)的布进行水洗,然后在115°C的温度范围内,使水洗后的基布以 45米/分钟的速度通过烘干拉幅定型机进行烘干拉幅定型;(4)、使经步骤(3)处理后的布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透湿复合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2/2的细斜纹组织织造法,将消光多F的超细涤纶纤维经喷水织机织造成基布,所述消光多F的超细涤纶纤维的截面直径在4~7微米之间;  (2)使步骤(1)所制成的基布在染缸内连续10小时不间断地循环上色;  (3)对经步骤(2)的布进行水洗,然后在110~120℃的温度范围内,使水洗后的基布以40~50米/分钟的速度通过烘干拉幅定型机进行烘干拉幅定型;  (4)使经步骤(3)处理后的布以30~40米/分钟的速度匀速通过盛放有防水处理液的液槽,并于180~195℃的温度下烘干拉幅定型,所述防水处理液由微分子防水剂、柔软剂以及水按重量配比5~12∶1~4∶100组成;  (5)配制微多孔透湿浆料,以0.2~0.5mm的刮刀间隙将其涂覆于离型纸上,并于190~21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整平,形成微多孔透湿膜;所述的微多孔透湿浆料的重量配比组成为:聚氨酯树脂100份,二甲基甲酰胺15-25份,甲苯60-80份,架桥剂20-30份,促进剂6-8份;  (6)将步骤(5)所得的微多孔透湿膜贴于步骤(4)所得的布上,经压辊挤压和高温烘干后,剥离离型纸,使微多孔透湿膜转移贴合到布的表面,制得防水透湿复合布;所述压辊挤压的速度为10~20米/分钟,所述高温烘干的温度在180~20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荣张华林王智清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恒润织造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