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091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提供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在桩筏基础沉降最小的筏板边缘的外侧地面,打一排水平应力解除孔,解除建筑物回倾时的侧阻力和进一步下沉时的拖曳力;自筏板顶面向下打多个竖向应力解除孔至桩端持力层内,并在竖向应力解除孔的布置区域的持力层内掏土扰动,解除基桩下端的应力,促使建筑物沉降从而实现纠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对建筑物及桩筏基础本身损伤小,纠倾方法安全性显著提高;应力解除孔施工便利,对地层的适应性强;纠倾效率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桩筏基础来说,筏板、基桩以及桩间土三者其同构成“实体深基础”,将建筑物结构荷载传至桩端以下土层也即持力层,建筑物沉降主要来源是桩端土的压缩变形。以桩筏基础为支撑的建筑物在建造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土条件的差异或者周边工程开挖的影响,有时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建筑物倾斜。当倾斜超过国家规范要求时,必须对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

2、桩筏基础埋深大,建筑物往往高重,结构荷载向岩土传递路径复杂,桩端持力层位于深处,因此桩筏基础建筑物纠倾极具挑战性。

3、现有的桩筏基础上建筑物的纠倾方法有两种:(1)截桩法,在沉降小的一侧筏板下方截断部分基桩,促使该侧下沉;(2)锚索加压法,在沉降小的一侧穿过筏板施工预应力锚索,通过锚索在筏板上循环加压进行促沉。

4、上述桩筏基础的纠倾方法中,如申请号为201310278715.9的专利提供的间隔钻孔截桩纠倾方法,其施工技术复杂,在筏板下方施工风险高,且破坏了原基桩结构;如申请号为201010125050.4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可控精确组合纠倾方法,实为基于锚索加压法的改良,需要地基土中有良好的地层能提供所需锚固力,下压需要克服桩筏基础巨大的下沉阻力,工期长,效果难以达到设计预期。

5、此外,工程技术人员普遍认为,桩筏“实体深基础”沉降只与桩端土的压缩有关,以往桩筏基础促沉或调平技术仅限于在筏板平面各点标高的调平;实际上桩筏“实体深基础”与桩周土始终存在相互作用,桩筏基础促沉调平的同时还产生旋转。

6、因此,寻求一种安全可靠、施工便利、适应性强、效果可控并且能够克服传统技术偏见的桩筏基础的建筑物纠倾方法,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当前建筑物纠倾方法施工复杂、适应性差且效果不可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在桩筏基础沉降最小的筏板边缘的外侧地面,打一排水平应力解除孔,解除建筑物回倾时的侧阻力和进一步下沉时的拖曳力;

4、自筏板顶面向下打多个竖向应力解除孔至桩端持力层内,并在竖向应力解除孔布置区域相对应的持力层内掏土扰动,解除基桩下端的应力,促使建筑物沉降从而实现纠倾。

5、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应力解除孔为竖向钻孔,平面布置长度不小于对应的筏板边长,最大孔深至基桩的下端标高。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应力解除孔有多种深度,相邻的水平应力解除孔的深度交替变化。

7、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应力解除孔为竖向钻孔,竖向应力解除孔的布置密度自筏板原沉降小的区域向原沉降大的区域逐渐减小。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向应力解除孔的下端与基桩的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5倍的桩径。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应力解除孔和所述竖向应力解除孔的直径为110-300mm。

10、进一步地,所述掏土扰动方式包括高压冲水、扩孔、清孔和机械扰动,促使桩端持力层土体损失、土体软化或土体塑性流动。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桩端持力层的土体损失及扰动程度,自筏板原沉降小的位置向原沉降大的位置线型减小。

12、进一步地,纠倾达到设计值后,在竖向应力解除孔内放入钢管后灌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并对位于持力层段进行二次高压注浆,钢管的上端同筏板浇在一起,并作结构加强和防水处理;水平应力解除孔采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充填封闭。

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技术依据力学原理对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技术措施主要作用于桩筏基础周边介质,对建筑物及桩筏基础本身损伤小,纠倾方法的安全性显著提高。

15、2、本专利技术的应力解除孔施工便利,对地层的适应性强;持力层掏土扰动方式多样,且以渐近往复方式进行,施工进度与精度可控,保障了纠倾的效果与安全。

16、3、需要强调的是,工程技术人员普遍认为,桩筏“实体深基础”沉降只与桩端土的压缩有关,以往桩筏基础促沉或调平技术仅限于在筏板平面各点标高的调平;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突破了上述的认识局限并克服了技术偏见的桩筏基础纠倾方法。

17、4、本专利技术的水平应力解除孔有三重作用,一是在竖向促沉前放松甚至解除促沉侧桩周土对桩筏“实体深基础”的约束,将部分“实体深基础”自重及荷载转移到桩端土,二是在纠倾过程中减弱甚至消除桩周土对“实体深基础”回倾时被动土抗力,且提供回倾时的水平位移空间,三是减小“实体深基础”进一步下沉时的拖曳力;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向应力解除配合的技术方案,纠倾效率会显著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应力解除孔(5)为竖向钻孔,平面布置长度不小于对应的筏板(2)边长,最大孔深至基桩(3)的下端标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应力解除孔(5)有多种深度,相邻的水平应力解除孔(5)的深度交替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应力解除孔(6)为竖向钻孔,竖向应力解除孔(6)的布置密度自筏板(2)原沉降小的区域向原沉降大的区域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应力解除孔(6)的下端与基桩(3)的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5倍的桩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应力解除孔(5)和所述竖向应力解除孔(6)的直径为110至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掏土扰动的方式包括高压冲水、扩孔、清孔和机械扰动,促使桩端持力层(4)土体损失、土体软化或土体塑性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桩端持力层(4)的土体损失及扰动程度,自筏板(2)原沉降小的位置向原沉降大的位置线型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纠倾达到设计值后,在竖向应力解除孔(6)内放入钢管后灌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并对位于持力层段进行二次高压注浆,钢管的上端同筏板(2)浇在一起,并作结构加强和防水处理;水平应力解除孔(5)采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充填封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应力解除孔(5)为竖向钻孔,平面布置长度不小于对应的筏板(2)边长,最大孔深至基桩(3)的下端标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应力解除孔(5)有多种深度,相邻的水平应力解除孔(5)的深度交替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应力解除孔(6)为竖向钻孔,竖向应力解除孔(6)的布置密度自筏板(2)原沉降小的区域向原沉降大的区域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筏基础双向应力解除纠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应力解除孔(6)的下端与基桩(3)的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5倍的桩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华孙剑平高翔孔令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